人民網>>觀點

新京報:霧霾天警示經濟轉型不可拖延

2013年01月16日09:22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中國的能源消費結構仍舊以煤炭為主體,中國煤炭消耗量佔到全球的40%,而且,巨大的消耗量仍舊在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長。中國以與美國至少同等的能源消費數量,創造出來的GDP僅為美國的三分之一。

  近一段時間,霧霾陰影籠罩全國十幾個省份,空氣質量急速惡化,PM2.5數據屢屢爆表。嚴重的霧霾天氣,再度警示了中國經濟增長模式的難以持續——過去三十多年,對“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增長模式的高度依賴,一些地方一味發展GDP而罔顧保護環境,現在已經到了品嘗經濟苦果的時刻。

  持續霧霾天氣,與工業企業、發電站和供熱廠燒煤的關系密切。目前,中國的能源消費結構仍舊是以煤炭為主體,中國煤炭消耗量佔到全球的40%,而且,巨大的消耗量仍舊在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長。與此同時,電力需求亦是主要通過燃煤發電得到滿足,而燃煤電站的新建步伐還在繼續。

  高度依賴煤炭消費,成為中國環境污染不斷加重的直接因素。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煤炭消費34.25億噸,佔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68.8%。而世界煤炭消費佔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不到30%。

  早在2009年,國際能源機構(IEA)就宣布中國的能源消費總量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雖然國家統計局一直不承認這點,“中國的能源消費總量一直沒有超過美國,仍居第二”,但無法回避的問題是,中國以與美國至少同等的能源消費數量,創造出來的GDP僅為美國的三分之一。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揚的研究更為明晰——如果在GDP中扣除生態退化與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僅有5%左右。環保部的綠色GDP核算結果也表明,從2004年到2009年,環境污染的代價已從5118億元提高到9701億元,顯示中國經濟發展的環境污染代價持續上升。

  環境不斷被污染,與粗放式增長模式形影不離。尤其是過去十多年,中國GDP規模翻了兩番以上,但是這段時期亦恰是環境污染最為嚴重的時期。

  盡管早在好幾年前,綠色GDP的政績考核呼聲很高,但最終囿於地方政府的阻礙,沒能取得現有的GDP政績考核體系。就連單位GDP能耗“十一五”降低20%的目標,都是勉強完成任務。而“十二五”的開局之年的2011年,節能減排任務完成得更加不好,其中單位GDP能耗全年隻下降了2.01%,沒有實現下降3.5%的目標。

  因此,接下來的環境治理,首先需從調整能源消費結構入手,提高天然氣、水電、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的比重。“十二五”規劃提出,到 201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為11.4%,這一約束性指標如果能夠實現的話,那麼中國式環境治理或能成功一大半。

  除了以煤炭為主體的能源消費結構,大躍進式的汽車發展,也成為近幾年各大城市污染加速的核心原因。2008年之前,中國汽車產銷量增速穩定,但受益於汽車業振興計劃,2009年的汽車產銷量一下子飆升到1300萬輛,激增46%,之后的2010年和2011年都高居在1800萬輛以上。而2012年的數據,中汽協預計至少會有2000萬輛。

  當年,振興的十大產業,如今絕大多數都淪為了產能過剩最為嚴重的領域。概而言之,今日持續的霧霾進一步警示中國經濟到了必須要徹底轉型的時候,再也不可能死抱“三高”邏輯不放,經濟發展不可隻看眼前利益,而忽視長遠的代價。

  □倪金節(財經作家)

分享到:
(責編:王倩、張玉珂)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