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每日最新評論

《一代宗師》台詞比劇情棒

2013年01月14日09:18    來源:東方網    手機看新聞

image

  從藝術角度來講,《一代宗師》或許對得起王家衛長達8年的籌備與付出。無論是畫面、音效,還是演員陣容,抑或是所產生的轟動效應,都不亞於同檔期的《十二生肖》等其它影片。

  但從欣賞角度來說,則見仁見智。至少,與小成本影片《泰囧》的火爆相比,還是略遜一疇的。

  對於《泰囧》的火爆,有人不以為然,有人甚至稱其“三俗”。但更多的人則表示,這樣一部雅俗共賞,能讓人口口相傳,並且創造票房奇跡的輕喜劇片,不正是廣大觀眾所需要的嗎?而大成本、大制作的《一代宗師》,能否實現票房、口碑雙贏呢?恐怕很難。更別說達到趕超《泰囧》了。

  事實上,已經有不少網友對該片提出了質疑。比如,有人認為梁朝偉的氣場不如章子怡,有人認為張震、宋慧喬的戲份太少,有人認為趙本山故作深沉導致觀眾“笑場”,有人認為小沈陽的客串根本就是“攪局”的,等等。

  而我個人認為,該片可用“說的比演的好,台詞比劇情棒”來概括和形容。

  作為一部電影,理當靠精彩的劇情來吸引觀眾和打動觀眾。然而該片,劇情很鬆散,幾乎看不到什麼實質性的內容。作為描寫葉問這位詠春拳宗師人生經歷的影片,從其小時候拜師學武講起,一直講到其年老去世,時間跨度很大,故事容量卻很小,讓人看了干著急。究其原因,便是劇情安排不好,沒有突出葉問的重要經歷,停留在了為敘事而敘事的層面上。

  很多時候,我們不見劇情有連貫性的推進,隻有旁白的解說,或者是相關角色在不厭其煩地說著一句又一句似懂非懂的台詞。這種情況下,觀眾隻顧聽演員在說台詞,根本注意不到他們在演什麼。事實上,當導演的重心轉移到了台詞上,演員們也不可能演什麼。聲情並茂地把台詞說好,或許就是表演。只是這樣的背台詞“表演”,多了幾分說教味。

  如果你是一位文學愛好者,或者對文藝片特鐘情,那麼,你聽了片中那些頗有哲理性的台詞會很過癮。只是你能否很快弄明白其中的道理,就很難說了。

  “功夫兩個字,一橫一豎,輸的躺下,站著的才有資格說話。”“如果人生有四季的話,我四十歲之前都是春天。”“寧可一思進,莫在一思停。”“火候不到,眾口難調﹔火候過了,事情就焦。”“男人過了四十,就要做有把握的事情。”“人這一輩子有很多事,有的成了面子,有的成了裡子。”“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不能不承認,王家衛的文字功夫了得,賦予角色的台詞既精彩,也經典。只是,光有這些如出一轍的台詞,支撐不了整部影片。硬要用格式化台詞取代演員的個性表演,隻能把原本應該很不錯的一部武俠片,變成了王家衛式的“影像版”教科書。而這樣的“教科書”,在武俠盛行的江湖年代也許用得上,甚至很吃香。但在世事變遷的今天,不知道還能給觀眾帶來多少啟迪?如果必須有,我想現學現用一二,來結束本文——“電影兩個字,一橫一豎,輸的躺下,站著的才能票房大賣。”“一部電影有很多事,有的成了面子,有的成了裡子。”“火候不到,眾口難調﹔火候過了,影片就焦!”涵今

(來源:東方網)

分享到: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