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廣州日報:“房妹”事件再曝經適房公信危機

李龍

2013年01月12日10:16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必須加大對騙取經適房的懲治力度,類似騙取經適房申購資格只是一退了之的隔靴搔痒式懲罰,無異於變相縱容。

在女兒被爆出擁有11套經適房近10天后,鄭州市二七區原房管局長翟振鋒被刑拘,其一家四口最終被發現擁有29套房產。而經記者調查,翟振鋒妹夫、妻子開辦的房地產公司,由翟實際操控,涉嫌通過開發經適房項目獲利數千萬,並涉嫌已倒賣數百套經適房。

“房妹”事件將經適房的種種問題再次暴露,從經適房的指標挪用,到經適房的開發建設,再到經適房的分配,都被權力染指,成了腐敗對象。更令人驚訝的是,“房妹”事件隻不過是經適房腐敗的一個縮影,鄭州市房管局提供的數字顯示,2005年至2009年間,開發商上交至鄭州市經適房管理中心供市民公開選購的經適房房源,僅佔總房源的1/3,其余的都流入“暗渠”。

本是為中低收入群體而建的保障性住房,結果有些人利用手中的權力,將經適房變成了“權適房”,通過各種手段私下截留、雁過拔毛,巧取豪奪了2/3的經適房房源,隻剩下一小部分供普通百姓選擇。這和那些截留扶貧款的貪污腐敗又有何區別呢?

公眾很想知道,那些流失的房源到底流向了哪裡?從“房妹”事件不難看出,既有相關職能部門在審批過程中,為了部門利益強留房源、索要房源﹔也有開發商為疏通各種關系,自行預留房源﹔還有官商結合,從開發建設到倒賣,“一條龍”牟利。像翟振鋒,先是讓親屬成立房地產公司,再將公司變為房管局下屬企業,最后將經適房項目劃歸“房管局下屬公司”,看起來冠冕堂皇,暗地裡卻“移花接木”,吃下了一大口“唐僧肉”。

近幾年,經適房建設大張旗鼓,圍繞著經適房的腐敗也屢屢曝光:開著寶馬住經適房、公開搖出“六連號”、四房兩廳的超豪華低價經適房……以至於停建經適房的聲音時有耳聞。比如說,鄭州市在去年4月就宣布停建經適房,河南省住建廳負責人也聲稱2013年全省將全面取消經適房,原因之一就是經適房資格審查比較難,容易滋生腐敗,在操作過程中容易有失誤。

因為無法確保公平公正就停建經適房,此舉是否因噎廢食,暫且拋開不論。僅就目前的經適房亂象,就很容易讓公眾對這項保障性住房政策產生公信力危機。你不知道在哪個環節,就會伸出一隻手,來染指、騙取、搶奪經適房。事實上,在經適房的制度規定上,我們有著相當嚴格的申請門檻,也有著一系列的審批程序,可是在具體操作中,制度規定經常被架空。再加上對經適房腐敗的懲處力度不夠大,乃至經適房成了高發腐敗區。

在經適房仍然作為保障性住房體系一個組成部分的前提下,如何讓經適房不再異化為“權適房”?其一,一些地方試點的政府和購買者共有產權的經適房模式,多少可以削減部分人的逐利沖動,就目前來說不妨一試﹔其二,必須加大對騙取經適房的懲治力度,類似騙取經適房申購資格只是一退了之的隔靴搔痒式懲罰,無異於變相縱容,要不得﹔其三,對那些把經適房當“唐僧肉”吃下去的官員,在讓其吐出來之時,可以考慮以詐騙罪定罪。

“房妹”這種經適房“怪胎”暴露的腐敗亂象必須立即鏟除,不能讓政府公信力在經適房上一再流失。

分享到:
(責編:張玉珂、王倩)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