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的英文卷未嘗不可
一份期末考試試卷,上面全是英文。昨天,華中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期末考試,令100多名學生深感意外,也苦了一些英語不太好的學生。(據1月9日《長江日報》)
中文系學生期末考試,拿到的卻是全英文的試卷,這的確是破天荒,在我們的刻板印象中,試卷該是中文的,即便是考的《美國文學》的內容,然而,這真如學校的教授所說,這種創新型的考試形式,盡可能地保留了作品的真實度,讓學生在“天然質朴”的文字中更好地理解作品內涵。對此,我是贊同的。
大學裡,學生是要學英語的,本科畢業也要通過六級的,而且學英語學了這麼多年,基本的文章該是能夠看得懂了,而考的是“美國文學”,而通過英語閱讀,無疑能夠更加促進對文章的理解,畢竟讀翻譯作品和讀原文是完全不一樣的。如果翻譯水平差些,可能會將原文的“美感”給破壞掉了。真如學生看古文一樣,要看原文,如果看翻譯作品,也極有可能味同嚼蠟。
其實,學生之所以大呼小叫,無非是因為一方面出乎意料,另一方面是自己的學習不過硬,考試起來有難度。如果平時學得扎實,能夠運用英語閱讀原著,對於這樣的考試隻能說是小菜一碟,不足挂齒。
□前溪(教師)
“停水把事鬧大”是倒打一耙
近日,山西長治一家煤化工企業發生苯胺泄漏事故,導致河北邯鄲和河南安陽等地供水受到影響。同時,涉事企業和當地政府遲報瞞報引起民眾和輿論不滿,一名涉事企業管理人員表示,“事情本來不大,邯鄲一停水,把事鬧大了”。(據1月9日《燕趙都市報》)
邯鄲停水是對民眾的負責,涉事企業管理人員不反思自身污染並為此道歉,卻倒打一耙,怪下游城市小題大做,真是難以救藥。
憤怒之后,又覺悲涼。此前長治市市長道歉時表示,未按時上報是因低估危險,力圖將污染攔截在市境之內。照此說法,如果污染能在當地“消化掉”、“處理掉”,是不是公眾連知情可能都沒有?當地人喝了“毒水”咋辦?
這種擔心並不多余。生命河成了死河,母親河成了毒河,這不只是濁漳河的命運,有資料顯示,山西六成以上的河被嚴重污染,“有河必干,有水必污”。
由此看來,“邯鄲停水把事鬧大”或許是涉事企業想推卸責任,或許是他們真覺得邯鄲少見多怪,難道這在山西根本算不上什麼重大污染?
□韓青(職員)
高價魚翅是粉絲吃還是不吃?
業內人士表示,餐飲業用人工合成魚翅充當真魚翅已經是半公開的秘密。有報道稱,北京有可能是全國最大的魚翅消費市場,每天干魚翅的消費量在5000斤左右,粗略計算下來北京地區每天的魚翅消費額是1個億。工商部門調查發現,一些飯店用合成的澱粉絲冒充魚翅。(據1月9日央視)
魚翅市場的混亂首先無疑是由魚翅經營者見利忘義、利欲熏心的無良所造成的。但單純責怪商家無疑又是不大公允的。所謂有需求才有供給,魚翅市場之所以混亂,從一定程度上也得歸於消費市場和消費心態的畸形。
有專家已經明確表示:“魚翅只是鯊魚身上的一種軟骨組織,其本身並沒有任何營養價值”的情況下,依然有很多人吃魚翅,這充分說明了,一些人吃的不是魚翅,吃的不過是身份、面子和虛榮心。
吃魚翅有可能花了高價卻吃了粉絲,上當受騙﹔而不吃魚翅,不僅不會受騙,而且還有利於保護鯊魚、保護生態、維護生物鏈。對此,我們該如何選擇?能不能移風易俗,別再迷信魚翅、燕窩之類的高貴身份?
□劉鵬(職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