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每日最新評論

“三生教育”對素質教育的啟示

2013年01月08日08:35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手機看新聞

  國家督學、雲南省政府參事、雲南省教育廳原廳長羅崇敏,曾因倡導“三生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和“價值主義教育思想”,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從廳長崗位卸任后,羅崇敏依舊心系“三生教育”,仍在努力尋求讓“三生教育”得以持續開展的辦法。最近,我在多個教育活動中遇到羅崇敏,聽了他推進“三生教育”的構想。

  從本質上說,“三生教育”就是學生最基本的素質教育,就是最根本的德育教育。在羅崇敏先生的推動下,“三生教育”已經堅持了四年,這種由行政力量全力推動學校素質教育的方式,值得當作麻雀解剖。通過研究“三生教育”,我們能分析當前素質教育推進的難點,以及如果在現行教育評價制度不調整的情況下,是否有途徑在一定程度上推進素質教育。

  從教育價值理念和教育內容看,“三生教育”所包含的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都是我國教育所急需的。但“三生教育”在推進過程中卻遭遇了不少爭議,歸納起來有兩方面:其一,中高考制度不改革,在現行考核、評價體系之下,學校有多大積極性推進“三生教育”?其二,靠行政力量強推的“三生教育”,有多大可持續性?如果新的行政領導對“三生教育”不熱情,是否就將面臨難以繼續開展的風險?

  這些問題羅崇敏都考慮過,他也將行政推力發揮到了極致。在任期間,他不僅主導了雲南取消中考的改革,還努力通過行政建制的方式,將“三生教育”常態化——羅崇敏率先於全國在雲南省教育廳成立了“三生教育處”,在雲南省教科院成立了“三生教育”研究中心,還促使雲南從幼兒園到大學都成立了“三生教育工作室”。

  雲南推進“三生教育”的做法,對我國推進素質教育工作具有多方面的啟示意義。首先,在教育評價制度不改革的情況下,隻要教育行政部門對素質教育的重要性有深刻認識,願意集中力量推進素質教育,完全是可以大有作為的。從“三生教育”過去四年的發展勢頭看,如果羅崇敏不卸任,這一教育模式在雲南以及全國其他地方(三生教育已經拓寬到30個省市有關學校)很可能取得更大的發展,影響更多的教師和學生。

  其次,如果不改革高考評價制度,推進素質教育空間將十分有限。雖然“三生教育”在行政力量強推之下已有作為,但隻要應試教育體系在,老師和家長們最關注的仍將是學生的分數、應試能力。近年來國家一再發文要求學校重視學生的體育教育、生命教育、心理教育,可這些教育都難以落地,原因也正在於此。隻有從根本上改革評價制度,才能引導社會形成全新的價值觀。

  再次,要想順利推進素質教育,需要增強學校和教師的自主性。從短期看,可以通過教育、培訓,改變校長、教師對素質教育的認識﹔而從長期看,隻有給學校充分的辦學自主權,並保障教師的教育自主權,學校教育才能回歸本質,素質教育才會即使沒有行政部門倡導也能成為學校教育的內在需求。

  在國外,中小學的生存教育、生命教育和生活教育,一般比知識教育重要得多。這種素質教育,是讓一個學生成為合格公民的基礎。以前我們有一個口號叫“科教興國”,要實現這一點,不能僅有應試教育,素質教育的短板更要盡快補齊。熊丙奇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分享到: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