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改革·印记——看中国发展

自动刷新:40秒60秒手动 

【改革·印记——看中国发展】忘不了的寺街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2017-11-08 13:41)

  在南通街头,如果你要打听寺街,年轻人多半会这样回答你:“老房子?南通怎么会有这样的地方?”只有年长的人才知道答案。其实,这条见证南通历史的老街,离我住的地方并不远,坐公交车只需3、4站地,但准确地知道坐什么车,到哪里下却是颇费了番周折,连出租车司机都摇摇头开车走了。 寺街因其内有天宁寺而得名,它…[详细]

【改革·印记——看中国发展】王怀龙的笑声——记农村“三变”福祉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2017-11-08 13:09)

  漫步翠竹掩映的水泥便道,再穿过椭圆形的一道门,就进入王怀龙一百多平方米的庭院。硬化了的院子前面预留米余的绿化带,带中各有一株杨梅、红豆杉、香樟、杏树及梨树。树间的月季似乎不甘落后,枝头上的花也开得热热闹闹。居中的香樟高四米余,伞状般遮盖了地面四平方还多。身置其下,凉风拂面,爽感倍增。抬头一看,主人两…[详细]

【改革·印记——看中国发展】铁路列车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2017-11-08 11:04)

  2017年的这个秋天,迎来了我们翘首期盼的党的十九大。 40年来巨大成就,四十年来沧桑巨变,仅从铁路列车的发展可见一斑。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自己制造出第一台内燃机车——“巨龙号”电传动内燃机车,时速90公里/小时。后经过改进设计定型,命名为东风型并成批生产。1964年,东方红1型干线客运…[详细]

【改革·印记——看中国发展】车轮上的变迁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2017-11-08 10:56)

  看到车库里那辆老旧的自行车,不由勾起我对几十年来关于“车”的记忆、车轮上的变迁。 37年前,我师范毕业分配到邻乡一所中学任教。那时,是大哥用当时农村家庭最先进的运输工具——独轮车,帮我推着行李和满满两箱书,走了30里路,送我到单位报到的。到了单位,大哥帮我安顿好,擦擦身上的汗,推着独轮车又急转回…[详细]

【改革·印记——看中国发展】从身边变化感受改革开放的成果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2017-11-08 10:44)

  改革开放近40年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我而言,变化最大、感触最深就是住房环境的改观了。 我们家曾经住的院落,是一个大杂院,单位里六七户人家住在一起,拥挤而热闹,但最令人头痛的是吃水、上公厕和下雨天。说起下雨,最怕的是下大雨。过去的老院落,大多没有下水道,地势高一点的,就直接将雨水排到马路…[详细]

【改革·印记——看中国发展】久违了,柴油炉!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2017-11-07 15:57)

  清早,去偏房找东西,见到了柴油炉,它满身灰尘,饱经沧桑。久违了,柴油炉,这个曾经陪伴我度过刚上班日子的好伙伴,这个曾经在我们家被别人羡慕的时髦品。 刚上班的时候,学校没有食堂,一切都要从外边买来吃。哥哥给我买来这个柴油炉,自此就成了我的好伙伴,我可以自己做饭了。要知道,几十元的工资,是不够总在外…[详细]

【改革·印记——看中国发展】老式手摇电话机让位看时代进步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2017-11-07 15:25)

  1974年12月,我作为知青下放到宁都县琳池垦殖场,在下属农场参加农田劳动整整有三年。1977年11月我荣幸的调到场部办公室工作。办公室就我一人,做的事多而杂,收发文件,后勤安排,安全保卫等等,另外还兼做通讯员:到分场下发通知、叫人等。虽说工作没日没夜,但心情还是很愉快,比在农田劳动轻松多了。 …[详细]

【改革·印记——看中国发展】房子大了也亮了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2017-11-06 09:36)

  2002年3月我和我现在的老公第一次相识。第二次见面,他邀请我到他家附近的紫云书院去玩。第一次到他家,记忆中最深刻的就是他们这里的房子都好低,家里正房是三间的瓦房,西屋和东屋都是两间的瓦房。这些房子就地取材,下面三分之一是石头砌的,上面是灰色的砖垒成的,看年头真的不短了。后来嫁过去后,了解到这些房子…[详细]

【改革·印记——看中国发展】挑水的终结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2017-11-06 09:33)

  今年国庆,一家三口随同几个至亲前往姐姐家,准备到姐夫养鱼的大田里钓鱼。据姐夫讲,他喂养的鱼可是纯天然的,鱼的饲料除了割的草,还喂上了大米。“粮食吃不完,我搞不赢就撮一大撮箕米撒到田里”。儿子乐呵开了,赶紧帮大人们挖蚯蚓,殊不知第一锄头下去,就把姐夫家屋后的自来水管挖断了,清冽的自来水直喷出来,大人们…[详细]

【改革·印记——看中国发展】坐着火车过鄱阳湖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2017-11-06 09:30)

  我是土生土长的江西省湖口县人,今年50岁。记得小时候跟着父母到九江去的话,只能坐船,因为当时还没有开通到九江的客车。大概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通了汽车客运,但往返必需轮渡,因为在湖口和九江的中间隔着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 那时汽车过渡,真是麻烦,一是车多,渡船又少,一次只能渡几…[详细]

【改革·印记——看中国发展】从我家厨房看粮油的变迁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2017-11-06 09:26)

  1991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在合肥某国有企业工作,入住单位集体户口。 那时物品匮乏,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买米买油买布甚至买烟都要凭票。 这是我保存的下来的1995年度的粮油商品票,如果没有这个票,吃饭肯定会成问题的。 这个票在定点粮油店才能购买,并且品种有限,米就是普通的杂交米,油只有菜籽油…[详细]

【改革·印记——看中国发展】忆母校柯桥区杨汛桥镇中学校园7次扩建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2017-11-06 09:21)

  如今只要你走进柯桥区杨汛桥镇中学教育集团江桥校区的校园,大气庄严的校门,一幢幢充满现代气息的教学楼,绿意盎然的金檀山,与高大的树木、巨大的显示屏等交相辉映,令人赏心悦目,整个校园呈现着绿树成荫、风景秀丽的生态之美,洋溢着规范管理、全面发展的和谐之美,展示着扬善乐业、正德立人的人文之美。 浙江省绍…[详细]

【改革·印记——看中国发展】我家的房子变大了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2017-11-06 09:18)

  在新疆矿务局的住房。 1971年,我结婚了,那时候还没有公房,我的朋友们帮助我盖了一间土块房。,土块是自己打的,房梁是公家批的(给了一些钱)。人工都是朋友帮忙的。起初是一间,以后我又在两边盖了个小屋。…[详细]

【改革·印记——看中国发展】家乡的老槐树又活了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2017-10-26 09:40)

  从空中俯瞰我的家乡北京延庆大庄科乡,崇山环绕下,有一座红色号角的大型雕塑。雕塑前,一棵标志性的老槐树伸展粗壮的枝干,舒张茂密的树叶,为村民严严实实地挡住了烈日。这既是大人们的“乐园”,也是孩子们眼中的“乐土”。 然而前些年,这棵老槐树的状况却不太好。村里没有什么产业,很多人都迁往城里,老槐树既缺…[详细]

【改革·印记——看中国发展】旗山记忆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2017-10-17 11:19)

  小时候,在我的家乡四川省三台县东塔镇东江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山高不过大旗山,水响不过柳林滩。”大旗山的确高,站在山顶上,周围的小山一览无余,柳林滩的水也见过,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能听到,因为水险、水急,家乡父老一提起柳林滩就心怯。三十多年过去了,大旗山仍然以其威武的姿势屹立在县城的东岸,上面一座…[详细]

【改革·印记——看中国发展】社区文化让居民生活更多精彩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2017-10-13 16:35)

  社区是最基层的单位直接面对群众,社区文化是百姓家门口的文化,与居民最贴近,本人长住在赣州市章贡区,对社区文化的变迁耳闻目睹感触颇多。 1978年以前,过文化生活,就是反复看那几个戏和电影,唱歌也就几首,跳舞也是。改革开放后,电影院、戏院门口人山人海。电视机出现,大大缓解了电影院、戏院的压力,一部…[详细]

【改革·印记——看中国发展】改革开放40年——手机和人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2017-10-03 17:08)

  记忆中,古老的电话曾经是摇把儿的,得使劲摇才能通。后来进展到拨号,一个直径约10公分有孔的圆盘,“次、次、次”的拨号码。后来变成按键。遥远的两个地方能够通话,已经很方便了。电话令人向往,30年前,是多少有些神秘的奢侈品。只有少数有身份的人因为工作需要,才能配备电话。 上个世纪80年代后,电话渐渐…[详细]

人民日报今日谈:“我爱你中国”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17-10-03 05:18)

  有一种表白,叫“我爱你中国”。这个国庆假期,在上海“东方明珠”,在广州塔,人民日报客户端点亮“我爱你中国”,吸引大批游客争相合影。在武汉、厦门、沈阳……“厉害了我的国”“辉煌中国”的璀璨灯光和人们的爱国之情一起,点亮了一个个城市的夜空。 在特定的时刻,总有一些特殊的情感,让人心潮澎湃。祖…[详细]

【改革·印记——看中国发展】城乡的距离短了,回家的路程近了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2017-10-01 13:47)

  最近,我再次来到了安徽太湖。这也是我第4次踏上这块土地上了,每一次的回乡都有一种新感受,让人难以释怀。 1985年,春节刚过,我与夫人第一次随岳父、岳母一行8人回老家探亲,到安徽太湖徐桥大石乡。尽管铜陵到太湖只有200多公里,但需要一天一夜才能到达。只有先搭上轮船到安庆华阳即江北,尔后才能坐汽车…[详细]

【改革·印记】征稿活动介绍

为全面深化改革,展示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百姓视角讲好改革故事,自即日起至12月末,请您通过老照片、老物件讲故事,记录身边变化,反映实际发展。 要求:图文并茂,以事感人,以情动人。每篇征文800-1500字之间,配老照片两张,每张大小不超过100K。 来稿发至opinion@people.cn信箱,标题标注【改革印记】投稿。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