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青团坐在“家”里的铺盖上
这一周,北京“井下人”的报道触动人心。有惊愕,有同情,也有思考。毫无疑问,以井栖身者少之又少,北京最多时也只有30多人,但不能因此认为这个群体少到可以忽略不计。北京怀柔县的王秀青,在井下住了十个寒暑,来自河南商丘的全友芝,以井为家20年。选择蜗居井下,对他们而言,不关乎生活癖好,也不关乎脸面尊严,只为将谋生的成本降至最低。
井底世界:听收音机打发时间
长期在井下生活,52岁的王秀青有个小收音机,每天都带着,听评书,听歌,也听新闻。想起10多年前,他刚在这片区域擦车,那时这附近井下住了30多人。冬天实在熬不下去,最后他也一狠心,钻到井下。“相比外面的冷,井下太幸福了。”为了省钱给孩子吃饭上学,王秀青在井下一住就是10年。
挣钱谋生:凌晨三点开始给人擦车
王秀青的一天是从凌晨3点开始的:钻出“洞穴”,提上水桶,拿出抹布,到路边擦洗出租车。“上午八九点钟基本就没车了,少时七八辆,多时也就十几辆。”王秀清一天能赚百十块钱。干完活,他会花上5块吃早点;午餐是工地卖剩下的盒饭,晚上半拉烙饼,两块钱。这是王秀青一天的伙食,常年如此。
家庭生活:每周去学校看一次女儿
王秀青每周都会去学校看一次女儿。大女儿在怀柔读高一,一周得要约200块钱生活费,可他每天只赚不到100块,就每周给孩子送次钱,还能看看她。“一两个月回趟家,过节一般都不回去。就是把他们娘几个干不动的活儿干了,换煤气罐,孩子生病了,我领孩子看病;家里没钱了,回家送钱。”[详细]
孩子们获得的荣誉证书
电视台热播的《爸爸去哪儿》赚足了观众的眼球,人生不是偶像剧,父母不见得都如《爸爸去哪儿》里那么光鲜夺目。但舐犊情深,越是底层,越是洋溢着亘古以来至真至诚的温情。只是,天下的孩子,更当读懂父辈的“井下人生”。
“孩子随时得用钱 怎么都是应该”
52岁,两鬓花白的王秀青,松树皮一样的右手,指甲已严重变形。沿着井梯——四五个钢筋踏脚下去就是井底。三四平方米的空间里,锈迹斑斑的管道占据了四分之一。王秀清窝在一团凌乱的被褥和衣物里。半截压扁的蜡烛是黑洞里唯一的光亮,潮湿的空气里混杂着一股呛鼻的气味,但总比外边暖和。这位来自怀柔的农民对此心安理得,“这没啥,租个平房,好赖也得三四百。三个孩子上学,随时得用钱,孩子自己生的,怎么都是应该。”[详细]
“上学路上看见井盖会想爸爸”
王秀青11岁的小儿子说,“平常上下学走在路上,看到井盖时,就会想起来,我爸就是在那底下住着的。”在怀柔区长哨营乡遥岭村100多户村民眼中,穷家薄业的王秀青家没有让人羡慕的地方,除了他家三个“学习都特棒的孩子”。小儿子说,他和两个姐姐得的奖状和证书,两个大袋子都装不下。“我爸每天都在外面擦车赚钱,大姐二姐没去怀柔上学那会儿,我妈每天给我们仨做饭洗衣服,还得到地里干活,活儿都干不完。我们也去地里帮妈撒化肥。”[详细]
“没别的法,我没本事”
“为了孩子,值。省这些钱,孩子能吃顿饱饭,买件衣服。没别的法,我没本事。”让人感叹的是,对长达10年的井下生活,王秀青从来没有怨言,反而自责自己没本事,并且还惦记着怎样尽快交清6万元计生罚款,让超生的孩子取得学籍。或许他不是一位有本事的父亲,但责任、亲情、努力这些品质一样也不缺;在井下生活的映衬下,他“让三个孩子读完大学,都能过上好日子”的梦想,显出常人的平凡与高贵。[详细]
“尊严在我身上谈不上”
有人说住在井下没有尊严?“尊严?分对谁讲。像我这样的人,跟要饭的差不多,尊严在我身上谈不上。2008年,我在路边擦车,城管把我抓走,把狗从笼子里放出来,把我关狗笼子里,我是想要尊严,那时还有什么尊严呢?我不管别人看得起看不起,现实情况在这摆着,我光靠要面子,孩子吃不上饭上不起学,到最后还是没面子心里难受啊。”王秀青说。[详细]
工人用水泥将井口封住
“10年来,他们保守着自己的秘密,不让公众过多的关注,他们担心失去这只有一两平方米的容身地”。如今,他们将作为城市文明的格格不入者进入舆论关注的视野,他们的命运将迎来什么样的改变呢?那些住井下的人,你们去哪儿?
住人井全被水泥封死
12月6日点,6名着深蓝色制服的工人在2名着酒店制服人员的吩咐下,先将井底的衣物和箱子等物品取出扔在一旁的草地上,接着,拿着铁铲、推着满载砂石的手推车,把一堆堆砂石倒入水泥中混合,随后将水泥混合物倒在热力井盖上,拿方框木板加以固定成型。“这些住人的井都要封掉。”工人说。他们对其他问题均避而不答。[详细]
井居父亲找到工作:现在简直就是天堂
“给您提供的是总务处的工勤工作,工资每月2600元。根据您的特殊家庭情况,每月贫困补助1000元,从学校家庭经济困难职工基金中支付。奖金按照学校规定发放。”北京城市学院看到王秀青的报道后,给他提供了一份工作。“和以前井下居住的环境相比,现在简直就是天堂。”办理完入职手续,前几日还在井下居住的王秀青昨日在新宿舍里发出感叹,称一定会好好工作,感谢大家的帮忙和关注。[详细]
更多的井居者,他们将去哪儿?
王秀青是幸运的,但其他井居者们呢?接下来,他们或许会面临两种选择:一是被送往救助中心,然后被遣送回家;二是被幸运地安置到“温暖”的住处。如果是前者,对井下居住者算是福音吗?他们不是城市流浪者,他们虽然处境艰难,但显然是揣着一个城市梦而来的,有为孩子的教育而来,有为更好的生存而来。如果不是因为对城市有更好的期望,他们何至于舍弃家乡,蜗居井下呢?若是后者,在媒体的强烈关注下,城市管理者基于人道关怀给他们安排一个温暖的住处,让他们度过这个艰难的冬天,可春天到来之后呢?明年的冬天呢?[详细]
北京城市学院跟王秀青签订了劳动合同
关注“井底群体”,是为了改变
随着媒体的报道,一个常年居住在井下的特殊群体,走入了公众视线。如果媒体的报道让“井底人”无家可归,如果旁观者在表达完同情之后,却让“井底人”面临更惨的生存境遇,那还不如不要去“帮倒忙”。关注或许未必能彻底扭转他们的命运,但关注毕竟给改变创造可能。实际上,没有外界的关注和帮助,他们命运的改变是极其缓慢的,有的人已经住了十几二十年,还是不能走出地面。如果谁都继续选择无视,他们还将在危机四伏的井下,生活多少年?[详细]
“井居者”是对城市管理者的考题
在井下苦熬了10多年的王秀青坦言,自己不去救助站的原因是:要救助,就得连我们一家五口都救助。否则,只救助我一个,一家人的吃喝和未来还是没辙。吃几顿饱饭,拿一张返乡车票,回家的路好走,但生活的路难行。回去后,生存的考验、经济的压力,还会一如既往地摆在眼前。“井居者”的生存困境,是对城市管理者的考题:如何保障社会无力者、弱势者基本的生存、生活条件?怎样让拥挤的蜗居、逼仄的井下、寒风凛冽的街头,多一点人性的温度?[详细]
救助“井底人”需法律和制度兜底
社会救助的价值和意义不容否认,但是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提倡社会救助的同时,还少不了一个更重要的救助渠道,那就是政府在法律和制度层面的“兜底”。当社会救助因为新闻报道的狭窄、新闻关注度的降低而表现出偶然性、递减性特征的时候,政府以法律和制度形式提供的救助,却可以保持很好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反映在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救助上,就是能够让更多的人得到更加稳定和持续的救助。[详细]
破解城市“救助短板”需进一步完善机制
贫富差别是现实,政府要做的是不能让一个人饿死冻死,因此,要充分发挥“社会救助机制”的作用,在救助上做到全覆盖、无空隙。然而,在城市中,这并没有做到。城市中那些住在立交桥下的流浪汉,那些“蜗居”在井底下的人,他们是最需要救助的,忽略他们,迟早会出问题。最可怕的是,平时不闻不问,一旦媒体曝光,就将其赶走,这种“驼鸟”式的做法只会让“弱者”更弱。救助本不该有“短板”,“救助机制”应该进一步完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