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将《大学汉语》课改为选修课引起社会热议。在今年北京高考改革增加语文分值的背景下,人大的做法难免引发质疑。人大校方曾表示,该校之所以做出如此调整,是因为学生对这门课热情不高,多次课程测评的综合排名都排在倒数第二位。
反对:汉语是我们的根
网友“空空追梦”:大学是应该学语文的,不过不是学习汉语之美,而是学会用汉语把复杂问题、专业问题说得明白有趣的技术,学习汉语词汇的构词方法。
网友“不靠谱的阿陈”:汉语是我们的根,作为一个中国人有必要把自己的根留住。语文课上学习的也不仅仅是那点语文知识,它还教会我很多其他的东西,我个人受惠极多。
网友“大泉眼”:母语都用不好,丢人!母语博大精深,外国人都来研究,我们自己却不珍惜不研究,丢人!还是重点大学呢,都不重视文化的熏陶!
支持:不感兴趣不必强求
网友“蛙眼看天”:为人大的做法喝彩,某方面的专家不是全能战士,尊重个体,尊重教育,就是尊重人才,尊重未来!让学习成为爱好,不要成为负担,让人才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他们的专业。术业有专攻,我们需要高精尖导弹头,而不希望全部是全能的圆球。
网友“随风天翔”:语言教育,应该针对实际,合理进行配置,应将大学汉语、英语、法语、德语等语言课程均列为选修课程。同时,应开设国学、书法、国术、礼仪等课程,并以个人未来发展方向为基础因势利导。
网友“紫莘”:我比较赞赏外国的教育方式,国外也不是每一所大学的学生都学英语。汉语已经内化到我们的内心了,适当的学习是有必要的,有些人不感兴趣不必强求。
中立:必修汉语比英语明智
网友“木日丝子立韦”:如果英语是必修,语文也应该是必修,一个民族连母语文化都不去学习,却那么疯狂学习外语,民族是不可能崛起的。
网友“包王12138”:英语只是一种工具,有些人以后基本用不到,所以选修就好了。我们大多数人天天活在汉语的环境中,我觉得必修汉语比英语明智。
网友:“monkey”:现在太强化英语教育,孩子从小就开始补英语,外面的补习班也火爆得不行,我更加希望多多重视我们自己的文化。[详细]
大学语文,越“选”人越少
其实,在人大之前已有很多高校将大学语文由必修课改为选修课,甚至取消。今年年初,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公布的大学语文课程现状调查显示,在全国91所参与调查的高校中,将大学语文列为必修课的仅34.8%,62.5%的高校大学语文课时在32个或更少。
课程质量次,学生满意度不高
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大学语文课一直饱受非议。有人直言大学语文是“高四语文”,教授内容和教法与中学没有太大区别,所以备受学生冷落,学校开课的热情也不高。北京某理工类高校的毕业生小李就向记者表示,他大一时上的大学语文课就是老师照本宣科,后来上课的人越来越少,即使去上课也偷偷干别的事。当然,也有一些高校学生表示,上大学语文有很多收获,如增强了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和修养等。大学语文课质量参差不齐。
教材五花八门,教学目标不统一
从教材来看,大学语文课程的教材可谓五花八门,有统计称,有几百种甚至一千多种不等,编写思路也有很大不同。记者发现,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大学语文革教材,有的按照文学史脉络来编写,有的则按爱国、青春等专题来分类,还有的按记叙文、议论文等文体来编排。“老师们大多自己选择教材,也有的老师不用教材。”一位不愿具名的高校教师告诉记者。
班级规模太大,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国内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经常是公共课,一般都是一二百人的规模。“美国一些大学的写作型通识课程一般都是20人以内,没有超过30人的。”北京外国语大学教务处处长金利民认为,要想保证语言教学的效果,应该采取小班教学。另外,中国的师范教育没有专门的大学语文师资培养系列,大学语文课的教师九成就是中文系老师,所以他们很容易讲成文学。而剩下的一成往往是语文教育专业的老师,所以就容易讲成“高四语文”。[详细]
从1978年至今,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经历了持续三十多年的发展,期间探讨与争论不断,但目前仍没有发展成一门学科。大学语文遇冷的背后,不仅仅是课程教授方法适合还是失当的问题,还有复杂的综合原因。
原因一:学科定位模糊导致大学语文教学各自为政
首先,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令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一直较为模糊,大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中,长期存在选文教育派、人文教育派、文学教育派、语文专题派、人文语文派等各派纷呈的现象。有专家指出,“正是由于对学科定位认识不同,所以大学语文教材的编著、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目标的设置等均呈现出各自为政、各以为是的局面。这种局面导致了许多人对大学语文的误解以及教学方向上的无所适从。”[详细]
原因二:雷同授课方式致使语文“被抛弃”
大学语文教学本身的弊端也是遇冷的重要原因。在大学课堂,很多老师照搬中小学的教学模式,忽视它本应承载的人文精神素养及语文习惯的养成。考试评价体系的相对落后,也使得不少学生依然满足于考前突击和死记硬背,使得大学语文的授课效果与授课初衷渐行渐远。语文教育“边缘化”之忧,更需反思基础教育中语文素养与阅读习惯培养的缺失。语文绝不仅仅是一门课程,而更应是一种习惯,其最终指向的则是能力与素养。[详细]
原因三:功利化风气加剧大学语文边缘化
市场化、功利化的社会风气也导致大学语文遇冷。如果有人问你,你为什么学英语?相信绝大多数人的回答是一致的:为了升学考试,为了职称评定,为了出国深造,为了晋级晋升。有专家表示,大学语文的特点在于人文性,同英语相比,大学语文少了几分功利性,却也少了被重视的程度。校园里, 我们会看到很多晨读英语的人,却甚少听到诵读中文的声音。[详细]
许多专家已经看到了当前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弊端,一些院校也决意革大学语文之“命”,力图从根本上扭转大学语文教学以及与之相关的大学人文素养培养的不力现状。
大学语文课程应更强调人文性
有关语文教育应该强调“工具性”还是“人文性”的论争,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有鉴于此,学校认为,大学语文教学应与此前学习阶段的语文教学有明显区别,有合理分工。大学语文应当注重向上升华,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向纵身拓展,培育学生的专业表达能力;向实践延伸,培育学生综合性的语言应用能力。大学语文教学不能仅仅止步于“大学汉语”这样工具性较强的通论性课程,应该更加突出人文性,应更加丰富、立体、深入、多元。[详细]
创新母语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人大在改革大学汉语课程教学的同时,还出台了“一揽子”计划,进行了详细的顶层设计。比如,在课堂教学方面,建设通识教育大讲堂课程群、原著原典选读课程群、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群等,加强文化历史教育,着重培养汉语素养;在课外教学方面,组织教师指导全体学生课外阅读历史文化经典;组织文学院作家开设“作家谈写作”系列公开讲座;建设“大学生写作指导中心”,由专业教师和符合条件的同学,针对有需求的学生开展个性化写作指导等等。与此同时,加强教师教学发展和培训工作,提升教师自身的母语水准和教学能力,探索进一步系统强化母语教育、增强学生文化底蕴的路径。[详细]
改变语文“边缘化”应消除功利心态
语文教育边缘化,不仅发生在大学,事实上,中学语文多年的地位也并不主流。应试指挥棒下,不少学校、家长和学生都认为,语文难以靠短期突击取得好成绩,升学考试也难靠语文拉开差距。从小学生到大学生,不论是老师要求,还是学生自己的选择,绝大多数人都会把语文学习一推再推,甚至根本不为学习语文留出时间。今年各地开始研议的中高考改革方案中,英语的分值将下降,对应的,语文分值将大幅提升。这必将唤醒学生和家长对母语更多的重视。[详细]
呼唤“大语文”,从重知识到重素养
何为语文素养?打个比喻,如果将语文素养比喻成一个金字塔,塔尖是包括字词使用、语法结构等语言能力的体现,而塔基则是一个包括言语主体的思想水平、道德品质、审美情趣、文化品位、知识视野、智力发展与个性人格在内的复杂构成。日常生活、交流及书写当中语文能力的体现,是源于塔基诸多复杂成分的共同作用。语文教学需要跟上时代节奏,改变目前呆板生硬的教学模式,更多去引导学生多读书,学会享受阅读与写作,而不是怀着功利的心态,为语文学习所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