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名言叫“再窮也不能窮教育”。這句話,有人認為是鄧小平同志說的,也有人表示是敬愛的周恩來總理說的。這句話從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流傳至今,早已經成為人人皆知的教育口號。但是,在許多地區,這句話似乎還真的只是停留在口號的層面上。
媒體報道,“河南省固始縣近1000名教師拉條幅聚集在縣政府門前罷工”。這些教師今年前半年績效工資拖至現在才發,而承諾的漲工資卻沒有兌現,每個月還要扣掉工資的18%。網絡圖片顯示,這些教師站在固始縣政府門前的台階上,舉著寫有“返還克扣工資,績效按月發放”、“教師13個月工資應全額發放”、“扣除教師養老保險是違法行為”等字樣橫幅。據悉,固始縣是全國人口大縣,教師隊伍人數有上萬之多。這已經是教師第二次聚集在固始縣政府門口討薪。12月20日,這些教師以同樣的方式表達訴求。
昨天,固始縣宣傳部一名負責人稱:“參與的教師沒有1000多人,大概有200多人,他們也不是罷工,多半是上午沒有課程的青年教師。”不過,這位負責人稱,在該縣剛參加工作的青年教師工資低問題普遍存在。
估計絕大多數人讀過這條新聞之后,第一反應便是,這個縣的教育,是真的窮了。如果這些“上午沒有課程的青年教師”所反映的問題是真實存在的,那麼,當地官方再去糾結參與人數究竟是1000人還是200多人,還有什麼意義?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又有一說,老師就像是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雖然當下也有一些有關教師隊伍中的害群之馬的新聞,但是,公平地說,教師們,應該是我們這個社會中最吃苦耐勞也最誠實守信的一個團體。不是真的迫不得已,老師們為什麼會聚集在縣政府門前要說法?把兢兢業業埋頭工作的老師們逼得一次又一次拋頭露面,冒著被處理的風險討要自己的合法收入,這個縣的教育,怎一個窮字了得?
從媒體配發的圖片看,至少這個縣的政府大樓實在是不算窮。再從媒體發布的數字推算,全縣財政教育支出是1億多元。1億多元要支付萬名以上老師的工資,每位老師月收入當不足千元。這離國家工資標准相去甚遠。說白了還是有錢蓋大樓,沒錢辦教育。這種現狀,縣政府首當問責。監督體制不改善,意識形態不改革,此縣的未來發展以及一切政績,隻能是個笑話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