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中國博士代表團連續10年參加“林島論壇”,與諾貝爾獎獲得者面對面交流 

人民日報:讓青年才俊與世界同頻共振

本報記者  李昌禹

2014年12月09日03:1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讓青年才俊與世界同頻共振(青春熱線)

  中外學生在林島大會上與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蒂莫西·亨特面對面交流。

  2004年夏天,位於德國南部博登湖畔的美麗小城林島,首次迎來了一群略顯青澀的中國“學霸”——趕來參加諾貝爾獎獲得者大會“林島論壇”的中國博士生代表團。

  林島諾貝爾獎獲得者大會創辦於1951年,是世界上唯一每年舉辦的諾貝爾獎得主論壇,目的是為年輕人搭建與科學大師見面交流的平台。每年夏天,大會都會邀請十幾位甚至幾十位諾獎得主,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數百名青年學生,讓他們同頻共振。

  至今,中國學生參加林島項目已10年。10年來,當初參與大會的一些年輕人已嶄露頭角,活躍於各科研領域。他們在與諾獎大師們的交流中取到了什麼真經?中國青年科學家能不能成為下一個諾獎獲得者?記者近日走進負責中國林島項目的中德科學中心,對部分當年的參會者進行了採訪。

  在諾獎大師身上,感受人格魅力與科學精神

  想象一下,如果是你,同時與一大群亮閃閃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一起面對面交流,那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激動?緊張?幸運?或許都有。而如果你是一名初出茅廬而又抱負遠大的青年科學家,那麼,你肯定倍感激動和幸運,因為對於一個諾獎科學家來說,他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眼光無疑已達到世界頂級水平。與他們面對面交流,無疑對開闊視野大有裨益。

  參加諾貝爾獎獲得者大會林島項目的這群中國學生,就是這樣一批幸運兒。

  在許多中國人眼中,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都是接近於神話般的人物。在第一次與諾貝爾獎獲得者面對面之前,奚婷婷也曾這樣想。

  2008年,在當年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大會上,即將博士研究生畢業的奚婷婷生平第一次見到了“活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第一次與他們交流,奚婷婷很緊張,但這種緊張感很快消失了。因為她發現,這些大師們似乎很好交流,“平平常常,一樣愛說愛笑”,並沒有想象中的古怪、固執,唯一與普通人的區別就在於他們對科學的無比熱愛。

  北京大學醫學部教師魏瀟凡2011年參加林島大會,當時她也是一名博士生,至今仍記得當時的許多細節。其中199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哈羅德·克羅托在演講中的兩句話讓她受用至今:第一句話是“我從來隻做我感興趣的事情”,第二句話是“我從來都是全力以赴地去做我感興趣的事情”。如今,這兩句話也成了她的座右銘。

  在曾參加2006年林島大會的清華大學教師張翀的印象中,他所接觸的每一個諾獎得主都極富個性,一點都不呆板。比如198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波蘭裔科學家羅德·霍夫曼,他同時是一個詩人,上台演講的第一句話就是“科學已死”,讓台下的學生們大吃一驚。而另一名諾獎獲得者對科學研究的熱情則讓人震驚——他要求自己的學生每周要工作超過100個小時,否則就別做科研了。

  在張翀看來,這種個性其實就是舍我其誰的自信,他們知道自己的使命,知道自己在每個階段的目標是什麼,他們對熱愛的事業可以不顧一切地為之付出努力。

  在與世界的碰撞中,激蕩出思想的火花

  在參加林島大會的博士生代表團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要麼一生一次,要麼一生N次。這是因為,每個博士生一生中隻有一次機會,能以非諾獎得獎人的身份參與林島大會。如果想重返林島大會,唯一的方法就是成為諾貝爾獎得主。

  每一個參加林島大會的中國學生,都有一個諾獎夢。而對於這些青年科學家來說,要想成為諾獎大師這樣的頂級科學家,首先得有世界一流的科研思維,具備廣闊深遠的國際眼光,而林島大會恰恰為他們提供了這樣一個思想碰撞的機會。

  2005年參加林島大會的吳佳妍,就是在這裡“碰”到了自己現在的研究方向。在大會的一次晚宴上,她遇到了一個叫瓦爾特·科恩的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這是一位極少的以研究量子化學獲此殊榮的科學家。這位諾獎大師堪稱傳奇——他一生都在不斷地做學科交叉。量子化學本身就屬於一個需要很深的數學和物理學背景,同時能解決化學問題的學科,也因此,諾獎委員會此前很少關注這個領域。而在獲得諾獎之后,這位“神人”又開始搞和計算、信息學相關的研究,完全“交叉”到了一個離原來的研究范圍很遠的領域。

  科恩當時講了一句很俏皮的話:“當我找工作的時候,得沒得諾獎對我沒什麼幫助,因為這個新研究領域的人壓根不認識我。”

  這種敢於把自己“歸零”的勇氣讓吳佳妍很受啟發。科恩的一席話,讓吳佳妍從原來的量子化學的研究方向,一下子“交叉”到了生命科學領域。如今,吳佳妍已經成為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的研究員。

  在與參加林島大會的同齡人的交流中,同樣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曾參加過2005年林島大會的趙磊看來,與世界各國的優秀青年科學家交流,可以看到自己的同輩是怎麼做學問、發展成長的,對自己在世界上處於什麼樣的水平有一個清晰的定位和判斷——這是一個很好的同伴教育。比如在看問題的深度和廣度上,趙磊認為科研就是在兩個事物間找聯系,而中國學生所找的聯系的范圍就比西方學生的要窄,這正是自己需要彌補的缺陷。

  未來的諾獎獲得者,或許在這群人中間

  在林島大會,學生們收獲的不僅是科學素養。全世界的年輕人碰在一起,總會有一些激情的事情發生。

  魏瀟凡還記得,有一天晚上他們一大群學生在博登湖邊聊天,不知怎麼就突然來了靈感:月色這麼美,湖畔又這麼安寧,我們為什麼不高歌一曲來歌唱一下祖國呢?

  “因為那天晚上我們剛參加完音樂會,女生都穿著旗袍,男生都穿著西裝,在河邊排成三四排在那兒唱,唱《茉莉花》,唱《東方紅》。”魏瀟凡至今還清楚地記得每一個細節,“那個時候特別驕傲,有一種民族的自豪感,覺得我們代表中國來到了德國,能在這裡與世界頂級的大師交流。”當時,恰好有一位德國的記者經過,一下子就被這群學生的舉動吸引了,還採訪了他們。

  中德科學中心德方常務副主任趙妙根10年來一直在負責林島項目。在他看來,這10年來,中國學生的面貌也發生了很大變化:自信程度越來越高,和其他國家的科學家、同學溝通的能力也越來越強,科研眼光越來越開闊,科學觀念也不一樣了,更加注重科學的精神品味……

  中德科學中心德方主任顧英莉今年剛剛接觸參加林島大會的中國學生,她說,“中國學生在參訪過程中對科學和學術表現出的興趣、提出問題的深度和活動中的表現,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據中德科學中心中方主任魯榮凱介紹,參加林島大會的中國學生除了在國外直接報名的以外,都是從國內100多家重點高校和科研院所中精挑細選出來的,是中國青年科研工作者中的精英,未來中國的諾獎獲得者,很可能就從他們中產生。

  1993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理查德·羅伯茨曾在林島大會上對青年學者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是為你們而來的,你們才是這兒的真正主人。”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這群年輕有為的中國青年科學家,將會以另外一種身份重返林島……

  《 人民日報 》( 2014年12月09日 19 版)

分享到:
(責編:耿聰、文鬆輝)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