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征求意見稿)》開始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一旦通過,將成為我國首部防治家庭暴力的專項法案。昨日,重慶市心理咨詢師協會副會長童欣說,冷暴力通常表現為拒絕與配偶進行語言溝通及生活上的交流,給對方造成精神折磨與壓迫。“比如當對方跟你說了很多話,你卻隻用一個‘嗯’或‘哦’回復對方。”(11月27日重慶晚報)
誠如童欣所說,冷暴力看似沒有直接對對方身體造成傷害,但精神上的痛苦必然最終對伴侶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人的精神狀態一旦出問題,就有可能導致內分泌失調、免疫力下降,身體健康也隨之遭到威脅。但是,家庭生活中,“嗯”、“哦”之類的回答,是不是冷暴力值得探討。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還有一種說法,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可見,不幸家庭各有其苦衷,有的是性格不合,有的是文化差異,還有的是生存能力問題,不能一概而論。
再者,由於文化差異、生活方式的差異,家庭成員對幸福理解也大相徑庭。舉一個最普遍的例子,很多人認為錢是幸福生活之源,因此,在家庭生活中過分注重物質的享受。當家庭收入難以支撐物質享受時,難免導致家庭矛盾。
家暴矛盾引發的家庭成員不和,有可能升級為家暴,也可能因為某一方的智慧化解於無形。在各種家庭矛盾中,冷戰無疑是最常見的一種形式,主要表現形式就是相互不搭理。
有道是,清官難斷家務事。如果冷戰雙方為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執,很難區分誰對誰錯。然而,在涉及諸如雙方父母的贍養、購房等較大事項出現分歧時,往往難以調和。如果夫妻雙方中的任何一方不先作出讓步,長期冷戰難以避免。這種情形下,雙方都可能會表現出“哦”、“嗯”,懶得搭理對方,算不算家暴呢?
即便如童欣所說,一方說了很多話,對方隻“哦”或“嗯”來回答。可以設想一下,假如一方使用的都是刺激對方的語言,另一方這時候也惡言相加,其結果必然使冷戰直接升級為家暴。“哦”、“嗯”雖說很無奈,卻是最好的選擇。
不錯,故意忽視、躲避、冷漠、輕視、疏遠和漠不關心都有可能致使對方精神上和心理上甚至身體上受到侵犯和傷害。有時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法院可以裁定什麼屬於家暴,卻不能修補殘缺不堪的婚姻。夫妻關系出了問題,總是有原因的,唯有對症下藥才能取得成效。 (張衛斌)
(來源:中國江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