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哪壺不開“燒”哪壺

陳星東

2014年11月28日04:2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父子倆開了間茶館,生意興旺,卻來了個白老爺天天白吃白喝。小小茶館哪經得住“吃白食”,不久老掌櫃就病倒了。兒子司爐掌壺不久,白老爺漸漸不來了,小茶館又恢復了往日興旺。老掌櫃詢問原因,兒子說:給他沏茶,是哪壺不開提哪壺!這就是俗語“哪壺不開提哪壺”的由來。

  在傳統為人處世智慧中,“哪壺不開提哪壺”的意思引申為說了不該說的話、做了不該做的事,以至於讓人尷尬下不了台,常用來形容沒有眼色、不動腦筋,所以要努力避免。不過,這種智慧並非全然正能量,太多“哪壺不開忽略哪壺”的圓滑,往往會使人滑向世故狡詐的深淵,陷入“講人情、留面子”的誤區。尤其是在工作中,倘若不能緊盯問題這個“不開之壺”,不去猛燒“不開之壺”,就可能風險重重、隱患不斷。

  現在有些領導干部,有的專做表面文章,碰到問題繞著走、柿子專挑軟的捏,樂於搞花架子、打外圍仗,用形式主義反對形式主義。有的守攤意識重,對問題說起來言之鑿鑿,但一動真格,尤其牽涉到自己的利益了,又唯恐避之不及。還有的對單位、他人和個人存在多重標准,沒有站在全局的高度、群眾的角度思考問題,把工作的差漏看成領導要求太高、群眾眼光太淺、個人運氣太差。凡此種種,說到底還是“私”心作祟,就怕“提起這一壺,自己也得喝一壺”。

  面對不開之壺,等待即是付出代價,不做即面臨危險。現實中的很多問題並非一開始出現就是難題,一些征候也不是一開始就能形成氣候,都有一個因時而變、積重難返的過程。給成績打過折、數據擰過水后,我們不難發現多數遮住的少數傾向,普遍掩飾的個別注腳,面上覆蓋的點上實情。這些“少數”“個別”和“點上”,頻繁出現、經常遺留、長期忽略,先是重視不夠埋下伏筆,繼而整改治理不盡如人意,接著推諉扯皮擺脫干系,直至無人問津高高挂起。長此以往,問題就成了不開之壺,想提也很難提起,想燒也很難燒開。

  出汗就得酣暢淋漓,治病就應干淨徹底。解決問題,有的要大火快炒,有的要小火慢燉,但首先得有向問題開刀、向死角聚焦的決心勇氣和恆心毅力。眼睛盯著不開之壺,就是要克服和避免“怕”的思想、“繞”的現象、“空”的形式,在薄弱環節、關鍵部位上較真,讓想遮的遮不住,想蓋的蓋不了,想躲的躲不掉。“問題是時代的聲音”,越是見不得光越要曝光,越是點到穴位越要持續加力。對問題“有多少”再問一句“漏多少”,“是什麼”再問一句“為什麼”,“是誰的”再問一句“誰有責”,切實抓住現象背后的本質,打開天窗、一治到底。也隻有把問題與現象對接、與個人見面、與思想對號,才能真正切除病源、根除病灶,讓肌體永葆健康與活力。

  治好了政疾其實也是政績,解決問題是為了輕裝前進。發揚認真精神,真刀真槍真做,堅持哪壺不開“燒”哪壺,把問題一個一個解決,我們就能不斷實現自我淨化、自我提升,既干出實績,又贏得人心。


  《 人民日報 》( 2014年11月28日 04 版)

分享到:
(責編:白宇、文鬆輝)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