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一張淘寶寶貝詳情截圖在微博上被廣泛轉載:圖片中顯示,一個女子的“靈魂”與身體分開,並附文字“教你7天學會靈魂出竅,出竅后可任意飛行、穿牆”,同類的商品還有“念符咒就可整蠱身邊小人”,“教你如何控制自己的夢境”等。記者打開淘寶,在寶貝搜索處輸入“靈魂出竅”,立刻出現了十幾家售賣該商品的店鋪,發現月銷量已有2800多件。(11月20日《東南快報》)
靈魂出竅,這是鬼神片給我們描述的內容。盡管說,有點嚇人,有點搞怪,但是很多人會因為好奇而向往。而事實上靈魂出竅這樣的事情是不存在的。當這種亂七八糟的東西也能拿來賣錢的時候,也能公然在正規的銷售平台展示的時候,我想這是監管部門最大的悲哀。靈魂出竅成了生意,有多少職能部門成了行尸走肉的軀殼?
工商執法成了軀殼。如果是網絡銷售平台剛一進入我們生活的時候,這樣的銷售亂象還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面對新生事物,監管部門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但是,現在則不同了。這有兩個理由。其一,網絡銷售平台已經進入我們的生活很多年,甚至已經成了不可缺少的東西。時間長了,監管應該早已經適應了。其二,我們去年開始已經實施了網絡銷售平台的新的管理辦法,所有的網絡商鋪也必須和實體商鋪一樣,獲得經營許可証。這個經營許可証就是工商部門頒發的。頒發了許可証而不去管理,這樣的事情難以理解。
稅務部門成了軀殼。實施新的登機管理制度之后,與以前不同的是,原來這些網絡店鋪是不需要繳納稅款的,有了新的規定之后,這些網絡店鋪在獲得了經營許可証之后,就需要按照商品的銷售繳納稅金。對於稅務部門來說,收稅是他們的主要業務。但是,不能什麼都能收稅吧?像這種“靈魂出竅”的生意,其繳納的稅款再多,我們也不能縱容他們去做違法的生意。對於稅務部門來說,在這些商家繳納稅金的時候,就要看看他們出售的是什麼產品。
網絡電商平台成了軀殼。這些違法的店鋪就開在淘寶網上。按照淘寶網的管理模式,所有商品在成交的時候,消費者打過去的錢款都是不能讓商家直接收取的,而是需要支付寶進行轉賬。既然淘寶網在這中間獲取了利益,既然這個載體還是他們自己的,就沒有理由不去管理。而管理起來也是很簡單的事情,雖然說網絡店鋪眾多,但是隻要有人員經常坐在辦公室裡點開網站頁面看看就行了。而實際上,他們不只是受到了技術的制約,而是受到了金錢的制約。商家銷售的東西裡,有他們的利益所在。
當然,“靈魂出竅”熱銷,也還有很多部門機構成了軀殼。比如說,科普部門,市民的迷信是源於宣傳的不到位,當鹽巴、蠟燭、水果都能成為消災的工具的時候,當各種道符熱銷的時候,科普是失責的。
當“靈魂出竅”也能賣錢的時候會是多麼的可怕,這靈魂出竅的不僅僅是違法商家,還有一些職能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