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北青報:油價下行利大於弊

潘璠

2014年11月13日09:27    來源:北京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油價下行利大於弊

  自年中以來,國際原油價格一路走低,4個月下降了四分之一,從“牛市”跌回了“熊市”。在全球一體化的大背景下,國內油價也在短期內歷經了“七連跌”,從接近“8時代”回落到“6時代”,重回6年前的水平。記得以往國內油價隨國際市場水漲船高時,常有聲音說,國際油價下跌時,國內為什麼不跟著降?而此輪油價下行,國內基本與國際市場聯動,這既是接軌的結果,也是國內經濟形勢變化使然。

  對油價下跌的原因,各方面的分析有相同也有不同。據歐佩克10月的月度報告分析,其原因,一是經濟復蘇緩慢,導致國際市場需求低迷﹔二是利比亞、伊拉克等產油國產量增長,使全球原油產量達到了相對較高的水平﹔三是美元相對堅挺導致購買力上升,拉低了石油價格。當然,也有分析稱,國際油價的變化有操縱的因素,以使對俄羅斯的制裁雪上加霜。這姑且僅當做有此一說。我們還是更多著眼自己的事情。

  而各方面的分析普遍認為,油價在11月14日24時下一個調價窗口開啟期出現“八連跌”的可能性不大。其原因,一是針對油價下跌,歐佩克國家將於11月下旬召開部長會議,有可能下調整個組織的生產上限﹔二是俄羅斯也採取了應對措施,於11月1日調低了石油出口稅﹔三是國際油價在11月5日出現了反彈﹔四是北半球冬季用油高峰期即將到來。

  但從大勢上看,即使採取一定限量措施,但一些高度依賴石油出口的國家,其“限”的幅度也不可能太大。且即使因此或其他原因使油價止跌,也很難短期重回連跌前的水平。而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近年來石油消耗及進口不斷增加,對外依存度不斷上升。在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沒有到位、新能源的應用依然處於探索階段的背景下,國際油價的下行對中國是利大於弊的。僅著眼最直接的影響,即可以從兩個方面顯現出來。

  第一,有利於多數相關企業降低生產成本。10月份,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環比在上月下降0.4%的基礎上,又下降了0.6%。九個大類中,燃料、動力類在上月下降0.9%的基礎上,又下降了0.8%。同時,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環比在上月下降0.4%的基礎上,又下降了0.4%。在30個主要行業中,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環比降幅最大,為3.9%﹔受其影響,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降價2.4%,降幅居第三位。長期以來,一些經濟界人士過於簡單地把PPI下行歸結為通縮的表象,而忽視了成本降低、技術進步和生產率提高帶來的降價,有助於提升市場競爭力這一基本的經濟學原理。油價下行,受影響的只是石油開採業,而對大多數需要以原油作為原材料或燃料動力的行業,如石油加工業、交通運輸業等,應該都有利於其降低生產成本,擴大市場銷售。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天然原油生產量為1716萬噸,僅增長1%﹔但石油加工量則為4202萬噸,增長了9.1%。

  第二,有利於降低部分國內居民的生活成本。有媒體借用專業分析師的分析稱,由於油品價格下行,使私家車平均月油耗成本可減少160元以上。當然,每輛車的行駛時間和距離差距巨大,但無論多少,其油耗成本肯定有所下降。10月份,全國CPI環比持平,八個大類中兩降、一平、五升,降幅最大的就是交通和通信類,下降0.3%,其中車用燃料和零配件下降2.6%。這對於有車一族而言,無疑是一個降低生活成本的“利好”消息,進而有利於推動和擴大自駕游的規模,豐富部分人的物質精神文化生活。加之如果油價下行降低了民航、水運、客貨運等企業的成本,使其能夠降低產品和服務價格,也是既可以惠及民眾,且有利於促進旅游事業發展的。

  如前所述,隨著世界總體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產油國組織生產能力的恢復及採取的應對措施、以及新能源的發現使用和推廣,國際原油市場的價格會在下行與上行之間不斷交替。而在此輪油價下行階段,一是應適度擴大原油進口規模,增加原油儲備,以使相關行業的相對較低成本能維持相對較長時間﹔二是相關行業應抓住成本降低的有利時機,適度降低產品和服務價格,採取多種形式擴大銷售,薄利多銷,擴大市場份額﹔三是加快結構調整、提質增效的步伐,推進科技創新,積極開發應用新技術新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促進中國經濟早日實現轉型升級。潘璠(北京 職員)

分享到: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