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種保健品和“神奇食品”的營銷中,我們經常見到這樣的宣傳:“XX是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具有哪些重要功能,缺乏它將導致症狀一二三四……某某食品中含有豐富的XX,所以能夠有效防治症狀……”。如果再列出某科學家因為發現XX成分的生理功能而獲得諾貝爾獎,就顯得更加“高大上”。
這種充滿了科學術語的宣傳對於許多消費者具有巨大的吸引力。然而,這種論証的邏輯大多是忽悠。
首先,人體需要某種物質、某種物質對人體很重要、缺乏某種物質將會導致某些症狀,跟人體需要補充這種物質完全是兩回事。人體的生理活動由各種各樣的生化反應組成,它們的進行需要各種?的參與,以及各種小分子物質作為傳遞信號的使者。它們對於人體健康當然會重要,因為缺乏了它們將會導致某些生理活動無法進行,也就可能出現各種症狀。但是,很多物質需要人體自己合成,而人體也會自己調控它們的合成。通過食物來補充,經過消化吸收,完全不具有生理活性,也就毫無意義。各種?——時髦的名字是“酵素”,莫不如此。
其次,缺乏了某物質會導致症狀,跟補充它能防治該症狀也是兩回事。一般而言,人體的多數症狀都有不止一種誘因。缺乏某營養成分會導致它,但隻要攝入達到“充足量”,再額外補充也沒有額外的“防治效果”。各種維生素、礦物質都是如此,如果身體缺乏,補充它自然會“有效”。但如果不缺,額外補充也就沒有價值——甚至,補充過多,反倒可能會帶來風險。所有的這些維生素和礦物質,都會有“充足攝入量”和“最大攝入量”兩個指標。前者是從各種途徑應該攝入的量,而后者是各種途徑加起來不要超過的量。
再則,即使對於那些需要從食物中攝入的營養成分,人體需要的也是“攝入總量”而不是“濃度”。總量由食物的食用量乘以其中這種成分的濃度來決定——即便是它在一種食物中的含量很高,但如果食用量小,那麼總量還是有限。一個典型的例子是螺旋藻。螺旋藻中的蛋白質品質還不錯,濃度也不低,但是作為保健品的螺旋藻,一般每天的食用量不過幾克,提供的蛋白質就更少了——相比於人體一天需要的幾十克蛋白質,螺旋藻中的那點完全可以忽略。再比如“富硒茶”,茶葉中的硒含量的確不低,但是考慮到每天所用的茶葉、以及茶葉中硒的溶出率,它所能貢獻的硒相對於人體需求也隻能用“聊勝於無”來形容。實際上,各種以“XX營養成分高”而炒作出來的神奇保健品,基本上都是類似的情況。
此外,還有一些成分不是人體所必需的,但是營銷中經常宣稱“科學研究顯示具有某某作用”。大多數的這些研究都只是一些細胞試驗或者動物試驗。細胞試驗可以提供一些研究的方向,但是跟在體內的狀況可能完全不同。而且,它也無法得出“吃多少才有效”的結論。動物試驗比細胞試驗的參考價值更高一些,但距離人也還遙遠。
更重要的是,這些試驗往往只是為了探索作用機理,要應用到人的身上,“尚需進一步在人體中的試驗”。然而,這種研究發表之后,過了多年也沒有“然后”——“尚需”得太久,往往並非沒有人去做,而是人體試驗的結果不盡如人意,資助者不願意發表,也就隻好一直“尚需”下去了。或者有的試驗發現“有效”需要的量實在太大,完全沒有現實性。比如葡萄酒中的白藜蘆醇,細胞試驗結果不錯,但要對人有效,得把葡萄酒喝到把自己撐死。很多“植物化學成分”的功效,大抵就是這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