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國手張繼科,居然成了踢足球的濟科。
張繼科在德國舉行的男乒世界杯單打決賽中險勝隊友馬龍后,興奮得一腳踹碎場邊的廣告牌。
這是一塊“紅雙喜”廣告牌。踢碎紅雙喜,張繼科的確把到手的“雙喜”給踢了:遭國際足聯處罰,4.5萬美元折合27萬元人民幣的冠軍獎金沒了﹔不少人,包括國乒隊都為此批評了張繼科。最后,張繼科在微博上向公眾道歉。
網上這條新聞鋪天蓋地,咱們且不論張繼科的表現,至少這廣告牌的價值出來了。
有人開玩笑,張繼科損失的27萬元獎金,應該由紅雙喜出。
歷史上,另一個場邊廣告牌意外獲關注的事情發生在1997年的德甲聯賽。當時效力於拜仁的德國著名前鋒克林斯曼,在一場比賽中因被主帥換下而表示不滿,一腳將場邊一塊廣告牌踢出個腳印。這在當時成了一個很大的新聞,那塊三洋廣告牌,也是大大出了風頭。
有意思的是,那塊廣告牌,最后被作為一段歷史保留在拜仁的隊史榮譽殿堂裡——作為隊內激烈矛盾的產物。
不知紅雙喜公司有沒有把那塊被中國乒乓球隊歷史上最年輕的男子大滿貫選手踹碎的廣告牌帶回來?我覺得,這也是很好的一段歷史,一個年輕的乒乓世界冠軍在其成長道路上的一段經歷。
稍稍過頭的一次個性張揚,換來一塊破碎廣告牌。如果張繼科可以從中得到教訓,也算是上了一堂27萬元的MBA實例課了。
我們並不是反對個性,有時還不得不承認,張揚是種魅力,但過了,常常變成了破壞力。
很多東西並不能形成一種量化的標准,隻能以一種感受來作為衡量標杆,且因人而異。在我心目中,中國頂尖運動員的張揚力排行榜中,林丹無疑是做得最好的,李娜就有點破壞力了,而張揚太過頭了,就成了孫楊。
打出這塊27萬元的“廣告牌”,張繼科應該排在哪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