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環球社評:“人民民主專政”不該成圍攻靶子

2014年10月13日09:14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社評:“人民民主專政”不該成圍攻靶子

  《求是》雜志旗下的《紅旗文稿》最新一期再刊文章,論述人民民主專政的重要性。文章反對將法治與人民民主專政對立起來,強調“用法治來否定、代替人民民主專政”是錯誤的。這篇文章又一次引發互聯網上的激烈反應,一些人斥該文是與當前依法治國的改革和社會治理主線“唱對台戲”。

  通讀這篇題為《依法治國與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的文章,以及在《紅旗文稿》同期刊出的另一篇主張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的文章,兩位作者的基本主張恐怕就是反對用法治否定、代替人民民主專政,而看不出有用后者來否定、代替前者的意思。

  由於中國憲法上寫明,中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單就理論本身來說,上述文章在中國一本黨刊上發表,不應被看成什麼不正常的事情。

  但就像不久前那篇提到“階級斗爭”、同樣論述人民民主專政的文章受到網上不少攻擊一樣,《紅旗文稿》的新文似乎撞到了一些人的“槍口上”,成為中國當下思想界斗爭的一個茬口。

  依法治國是中國政治改革及社會建設的必由之路,全社會圍繞它的共識很高。但現在仍有一些人主張用“憲政”概念代替依法治國的內涵,由於不被採納,他們在失望之余,想繼續有所作為,於是中國意識形態領域就不斷出現具體摩擦。它們大概都是“憲政仗”的繼續。

  不能不說,人民民主專政等是我國傳統的理論和政治概念。一方面,由於中國的國家性質一直在延續,它們顯然保持著總體合理和適用性。另一方面,中國社會這些年日新月異,受到大量新話語和新概念的沖刷,傳統概念所處的輿論環境大為不同,它們如果要重新發揮活躍的作用,大概需要體系性的支持和能被普通人領會的解讀。

  中國的信息傳播環境已深刻變化,人民民主專政等概念在理論體系中有其不可撼動的正面意義,但一些人把它們從其所在的理論環境中切割出來,十分突出地晒到互聯網上,意在勾起很多人對這些詞匯作為中國社會熱詞時國家政治面貌的回憶。這些概念因此成了過去時代的標簽,普通人十有八九無力全面理解它們,輿論更容易被標簽的特有力量牽著走。

  必須承認,在現實輿論環境下,正面論述人民民主專政與對這樣的論述發起挑戰相比,后者更容易在輿論場上組織拉拉隊。這大大增加了前一項工作順利開展的難度。

  無論“人民民主專政”,還是“階級斗爭”的概念,都應屬社會底線思維的范疇,大概不宜重新成為輿論場上的熱詞。它們以遭到“圍攻”的方式在社會上成為焦點,尤其不應當發生。這是多層次問題的反映,不應被歸結為單一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圍攻者們如今似佔據著輿論場的強勢位置,他們的態度十分嚴厲、激烈。而闡述者要謹慎得多。這多少可以當做近年輿論場真實風向的一個縮影。

  憲法裡明確的論述當然應當有我們這個時代的新闡說。這裡有兩點需要指出,一是對傳統概念進行新的闡說正如我們看到的,是有難度和輿論風險的。二是上來就掄棍子,把憲法裡明確寫入的內容也不當回事,這很不值得提倡。▲

分享到: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