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人民網評:“舌尖2”,品出草根美食的人情味

嚴力

2014年04月21日13:12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手機看新聞

“微博上、朋友圈裡,好像大家都在看同一個頻道。”日前,讓無數吃貨等待兩年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拉開大幕。首集《腳步》開門紅,全國網收視率高達1.572%,在多家視頻網站的點擊數突破1000萬,節目也躥上了微博熱門話題榜首位。不過,與“舌尖1”相比,第二季又有了新的滋味,不少觀眾在流哈喇子的同時,也看得熱淚盈眶。

有網友看完片子直言:每一道美食背后都有一個故事。首集《腳步》片頭開宗明義:“人們整裝、啟程、跋涉、落腳,停在哪裡,哪裡就會燃起灶火。”與第一季對食物的大肆特寫和解讀不同,第二季也將鏡頭鎖定在了奔波在路上的人們,讓觀眾一同品嘗辛勞與汗水中的苦辣酸甜,品出“路菜”等美食背后的人情味。

高空採蜜的藏族少年,為家人能一嘗美味而甘願冒險﹔攜蜂遷徙的養蜂夫婦,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上抹了層浪漫的糖霜﹔山西麥客們做出的腰帶面麥香濃郁,但他們也在盤算著與收割機搶飯吃的問題﹔在外打工回來的媽媽制作美味魚醬、台州漁民駕著夫妻船在海上熬夜捕魚、爸爸帶著女兒在灘涂上用獨特技術釣跳跳魚,這些溫情場景滿是愛的味道……接地氣的鏡頭,撩起了觀眾的饞虫,也在食欲裡注入一股五味雜陳的感懷。通過“舌尖”展示美食的這個渠道,觀眾看到了社會變遷和人的命運流傳,看到了倔強、節儉、堅韌的民族性格。其實,就是看到了我們自己。

“無論腳步走多遠,在人的腦海中,隻有故鄉的味道,熟悉而頑固”,一種種美食之所以動人,在於它們背后的故事,有的表達了愛心,有的寄寓了鄉愁,有的勾勒出人生,有的折射著人口流動、工業化、留守兒童等更大層面的社會背景,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飲一啄飽蘸苦辣酸甜。

在這場“眼睛的旅行”中,通過美食這個物質化的聚焦點,不同地域、不同階層、不同風俗的人們的心靈世界,也得以呈現。延續了第一季的風格,小人物、草根的亮相繼續成為亮點,他們帶出的美食不那麼“高大上”,但絕對貼心接地氣,仿佛回老家就能吃上,從而拉近了屏幕內外的距離。有句歌詞唱道,平凡的人們給我最多感動。草根美食,傳遞的也是這種人性的溫暖、生活的氣息。

幾年前,風靡一時的電視劇《大長今》中,主人公說起烹飪秘訣:做飯都要帶著誠意去做,吃的人才能體會到這種誠意。其實,美食不在食材貴賤,也不論技法高低,隻要帶著誠意、用心去做,看起來平凡的飯菜也會有無窮的回味和感動,令人揪心的食品安全問題恐怕也不會這麼難以破解。看“舌尖2”,美食之外,更多是品人生路上的各種滋味,讓我們且行且珍惜、且看且品味。

 

分享到:
(責編:王倩、文鬆輝)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