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新民晚報:誰來“監護”重症監護室

趙志疆

2014年04月09日15:11    來源:新民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誰來“監護”重症監護室

  曾因曝出“550萬元天價醫藥費”事件受到處理的哈醫大二院,近日再次曝出丑聞:一女患者因感冒入住哈醫大二院,在ICU病房住院13天,花費21萬余元后於24日上午去世。然而,就在患者去世后的25日,醫院仍在開出高額藥費單據。

  提起“天價醫療費”,哈醫大二院注定是個無法回避的負面典型,2005年發生的“天價醫療費”事件數額驚人、影響巨大,事后調查追責更是曠日持久,最終,在衛生部與中紀委的強力介入下,醫院被認定存在管理混亂、涂改病歷、分解收費的行為,事件以多名院方領導被撤職而告終。審視此次曝光的亂收費細節,與當初的“天價醫療費”事件多有雷同:莫名多出的收費項目、有違常理的收費內容、明顯存在的過度診療以及過度用藥……當然,院方面對質疑的回應也如出一轍——這是計算機導致的技術失誤,而非人為原因。

  面對“一天收費25小時”的質疑,院方辯稱是“事后補錄”所致。就技術層面而言,這樣的情況確實有可能發生,問題的關鍵是,如果所謂“補錄”成為慣例,患者何其無辜。在當年的“天價醫療費”事件中,哈醫大二院被確認為存在管理混亂、分解收費等行為,誰能保証,此番重回公眾視野的哈醫大二院不是“舊病復發”?

  綜觀哈醫大二院兩次過度診療事件,無一例外發生在ICU重症監護室。重症監護室實際上也是各地不少“天價醫療費”事件的發生地。多數人對醫療領域有一種專業的陌生感,重症監護室更是“神秘”之地——置身其中的患者大多自顧不暇,隔絕於外的家屬則難以知曉其中狀況,如何診療、怎樣用藥、產生了多少費用……隻能聽憑醫院“自說自話”。在這樣的情況下,藥費清單實際上是患者家屬了解真實情況的唯一途徑。

  作為遏制衛生行業不正之風的重要舉措,主管部門多次強調所有醫療機構必須提供“住院費用一日清單”,然而從“天價醫療費”頻發的現狀看,制度執行情況並不樂觀。顯而易見,“天價醫療費”之類質疑大多是患者離開醫院后的“秋后算賬”,很少有患者及家屬當面向醫院質疑收費,究其原因,無外乎擔心提出質疑會影響就醫。衛生主管部門當是費用清單的有力把關者,隻有主管部門嚴格審核醫療機構的服務數量、質量以及價格,醫療亂收費才能得到有效遏制。

  在醫療費用居高不下的社會背景中,重症監護室往往是許多低收入家庭難以承受之重,無論哈醫大二院此番事件最終如何收場,重回公眾視野的重症監護室都有必要得到更多的制度關照,其中第一步莫過於先明確重症監護室的“監護人”。

分享到: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