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錢江晚報:公平正義,既是目標也是方法

高路

2014年03月11日09:25    來源:錢江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公平正義,既是目標也是方法

  建立了“失信者黑名單”,也公布了蒼蠅老虎的清單﹔出台了很多民生領域的司法解釋,也規范了很多司法行為。昨天公布的最高法和最高檢報告向我們描繪了法治中國的成果和新的一年的藍圖,一個很直觀的感受是,這一步步邁得不容易,也很踏實。

  兩高的司法報告就是法治中國的成績單。在這張成績單上,我們看到了進步,比如群眾最關心的打蒼蠅打老虎的事,2013年,全年共立案偵查貪污賄賂、瀆職侵權等職務犯罪案件37551件51306人。突出查辦大案要案,立案偵查貪污、賄賂、挪用公款100萬元以上案件2581件,涉嫌犯罪的縣處級以上國家工作人員2871人,其中廳局級253人、省部級8人。

  兩高報告彰顯出司法在過去一年裡的巨大進步,值得喝聲彩,但其中顯示出的距離法治中國的要求還有不小的差距,也不容忽視。

  過去的一年,司法系統能以堅決果斷的態度依法糾正“張氏叔侄強奸殺人案”等一批重大冤假錯案,從錯案中深刻汲取教訓,但前不久廣東健力寶集團原董事長張海與執法者勾結違法減刑、上海高院4名法官違紀違法被查處、最高人民法院查處咨詢委員會原秘書長劉涌涉嫌受賄移送司法機關……等等案件的曝光又讓人擔心。

  “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這是寫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是司法建設的最高目標。

  每一起是一個“零容忍”的指標。做到大多數可能不難,但做到“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很難,衡量的標准就不是一個個抽象的數據,而是每一個個體、個案。司法部門萬分之一的冤假錯案、執行不到位或者判決不公、適用法律不當,對當事人來說都是百分之百的不公平。司法的公信力是由一起起案子堆積起來的,滿意與不滿意都得看群眾的口碑,它不可能造假,也沒有辦法造假。

  從這個意義上說,如何“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不僅是目標,其實也是破解司法改革中的難題。比如本次兩高報告中提到讓薄熙來案的庭審公開、微博上直播的嘗試就獲得了一個很高的社會評價。把這麼一起案子辦得全社會理性看待並不容易,人們首先擔心的是能不能刑上大夫,其次是敢不敢直面問題。但是公開化解了這種質疑,這也給司法提了個醒:與行政權力的運行需要公開一樣,司法改革也不能閉門造車,公開並且接受群眾的監督是確保改革經得起時間檢驗的最好辦法。

分享到: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