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齊魯晚報:別讓科研經費誤導“喬布斯”

沙元森

2014年03月10日14:21    來源:齊魯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別讓科研經費誤導“喬布斯”

“中國能誕生喬布斯?”全國政協委員常兆華自問自答,“就是誕生了,能否生存下來也難說。” 兩會再提“喬布斯”,凸顯了對科技、創新和人才的關注。這些年,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推動有目共睹。高層次創新型科技人才,不僅決定著一個國家的科技發展水平,還影響著一個國家的產業發展格局。因此,我們越來越急迫地呼喚“中國喬布斯”。
  中國人一向以勤勞智慧著稱,我們不僅應該有自己的“喬布斯”,還應該有相當一批才對,但現實是,能稱得上“中國喬布斯”的人才幾乎沒有。我們的“喬布斯”被困在了哪裡?答案或許有很多,比如一些人對權力過於崇拜而輕視學術,又比如一些人熱衷於抄襲和簡單的模仿而沉不下心搞科研,不一而足,但最大的障礙應該還是源自當前的科研管理體制,尤其是對科研經費的粗疏管理。
  去年,全社會研發支出已經達到了1.138萬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超過2%。這筆錢在各個領域和環節如何分配,起著不一樣的效果。全國人大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目前我國基礎研究經費佔科研總經費的比重不足5%,這意味著絕大多數科研經費都投到了競爭性課題項目上。這使得很多科研人員無心做基礎研究,而熱衷追逐少則千萬多則上億的競爭性項目。很多科研人員東拼西湊隻不過是為了拿到一筆科研經費,根本就不考慮課題能否轉化,成果有無效益。與此相關的另一個問題則是,對科研經費的擠佔挪用,一些科研人員把科研經費當成個人的“提款機”,甚至不惜弄虛作假套取經費。
  對科研經費的問題,有關部門並非毫無覺察,科技部部長萬鋼談到一些“惡性問題”,就曾表示過“痛心”和“錯愕”,但是制度的慣性很難就此終止,因為科研經費的分配和使用涉及到很多部門的具體利益。一個項目從申報、審核、評估、立項、檢查、鑒定驗收直至組織推廣應用,往往涉及到多部門多層次縱橫交織的行政管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相信國家會拿出更多的經費投入科研,這是個值得肯定的趨勢,但是也更應當重視對科研經費的管理。我們必須盡快打破科研經費分配的行政主導和部門分割,建立主要由市場決定的分配、評價機制。否則,巨款砸下不僅很難推動“喬布斯”的出現,反而會誤導潛在的“喬布斯”走向歧途。
 

分享到:
(責編:孫端端(實習生)、王倩)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