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北京晨報:報道應注意人性關懷

佟彤

2014年03月10日08:56    來源:北京晨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報道應注意人性關懷

  馬航失聯客機上一百多名中國人的命運,牽動著大家的心。從出事開始,電視,電腦,手機……人們盡己所能打探著事情的進展,截止到事發那天的深夜,我就接到了不下十幾個“准確消息”,其中不乏給人希望的“奇跡”,但包括這些善意的謊言在內,也很快都被否定了,直到人們累了,睡了,相關的消息才消停下來,那些沒得到親人下落的家屬們,一定也被這樣的消息陪伴著,甚至煎熬著,一夜無眠。可以想象,他們像落在大海裡的一片樹葉,隨著消息的波瀾不能自主地被帶到浪尖,又被摔到谷底,他們的感受,已經在這種消息的傳播之中被忽視了。

  十幾年前剛做記者的時候,遇到過一起車禍,孩子在放學的路上被公交車軋死。我為此追到孩子家裡,而且採訪到了孩子的父母,他們都是大學老師,理性和良知使他們忍著喪子之痛,給我一點點回憶孩子出事時的點點滴滴,那篇報道為此催人淚下,也因此被社會關注了很長時間。但是,那篇報道留給我的記憶卻是灰色的,甚至是我不忍回想的,因為我至今都覺得,那篇報道的完成或者說成功,是他們用自己的傷痛成全的,是以祭獻他們的情感為代價的,由此帶來的新聞的真實性,顯得那麼無情。

  對負性事件中受害人的關注是人之常情,也是媒體的責任。需要把握的,是度的問題。

  就比如之前昆明恐怖暴力事件,在我們打開電視的一瞬,值得安慰的是,那些無辜者的傷痛被打上了“馬賽克”,被隱去了,這種被修改了的新聞報道充滿了人性的體恤,因為任何一點對災難、慘劇的探究和好奇,都有失良知。

  當事人受到的心靈創傷,是很難愈合的,可能隻有時間才是唯一的藥物,隻能給他們時間以淡忘,在淡忘中,就需要一視同仁,而不是刻意的關心。也因此,任何信息平台,都不能為不負責任、閑極無聊的看客心態,提供談資。

  晨報首席記者 佟彤

分享到:
(責編:孫端端(實習生)、文鬆輝)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