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公眾廓清“利益集團”的面目,不但有助於“利益集團”理性看待自身利益,更有利於老百姓了解改革,了解改革和自身現實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為改革贏得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厲以寧在兩會上說,“利益集團和制度慣性是當前改革兩大難題,利益集團應服從大局,制度慣性需要改革勇氣”。
這些年來,一提改革,首先想到的就是“利益集團”,這已經成為一個使用頻率很高的詞。雖然“利益集團”的體量已經大到了成為改革難題的程度,但如果問普通老百姓“利益集團”何在,相信不少人可能根本就說不清楚“利益集團”是怎麼回事。哪怕“利益集團”已經滲透到了生活的諸多方面,自己卻沒有能力辨識。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不了解“利益集團”,不了解“利益集團”和自己是什麼樣的利益關系,就很難透徹了解改革的脈絡,很難理解“利益集團”是改革難題這個重大判斷。
我們常說要為改革營造良好的氛圍,這就需要我們大家都弄明白改革難題何以成為難題,否則,為改革營造良好氛圍就很難。兩會是宣傳改革的良機,希望代表委員把目光更多地聚焦到“利益集團”這個改革難題上,幫助公眾廓清“利益集團”的面目,使“利益集團”的框架更清晰地呈現在公眾的面前,這不但有助於“利益集團”理性看待自身利益,更有利於老百姓了解改革,了解改革和自身現實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為改革贏得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利益集團”的面目清晰了,老百姓就容易弄明白“利益集團”對待自身利益和對待改革的態度,這能形成一種必要的社會壓力,驅使“利益集團”從改革的大局出發,從整體利益出發來看待自身利益,進而主動調整自身利益和國家利益、公眾利益的關系。面目清晰了,當別人都在談改革的時候,“利益集團”和他們的利益代言人的表態,就會被輿論更多關注,這能促使“利益集團”改變在自身封閉的利益格局中考慮問題的慣性,這本身就是積聚改革共識的過程。
厲以寧說“利益集團應服從大局”,但讓人放棄既得利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希望代表委員在兩會上多向我們傳遞改革的聲音,把“利益集團”的面目畫得更清晰一些,為“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貢獻出更多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