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財評:外貿蓄力前行助推中國經濟企穩回升
7月14日,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宣布,以人民幣計,上半年我國進出口總額達19.8萬億元,在去年同期高基數基礎上增長9.4%。其中,6月當月的進出口額、出口額也創下月度歷史新高。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盛行的大背景下,中國外貿實現逆勢增長,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作出積極貢獻,為中國經濟的恢復增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有效疫情防控為外貿復蘇奠定制度環境。疫情暴發以來,黨中央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國內生產需求逐步恢復向好,為外貿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一方面,精准化的疫情防控政策促使外貿整體實現快速恢復。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向好,各項穩增長政策效應逐漸顯現,外貿企業復工復產有序推進,特別是長三角等地區進出口快速恢復,帶動全國外貿整體增速明顯回升。
另一方面,后疫情時代逐漸完善的體制機制不斷激發外貿企業的活力。為支持跨境電商、海外倉等新業態的有序發展,政府不斷改善監管模式和一體化調控體系。從提出《關於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的意見》,到實施“網購保稅進口”“跨境電商B2B直接出口”“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等一系列監管模式,再到內外貿一體化發展促進法律法規、監管體制、質量標准等,措施組合相互銜接,從多方位滿足了企業的發展需求,同時也進一步推動了外貿企業多渠道拓展內銷市場。
貿易模式創新為外貿發展激發新的動能。當前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也催生了新的貿易模式,線上線下融合步伐加快。一方面,跨境電商新業態促進了貨物貿易發展。在數字經濟的浪潮下,跨境電商新業態成為推動貿易增長的新引擎,打破了貿易邊界與屏障阻滯,促使“買全球”與“賣全球”成為了現實,使得貨物的可貿易性以及服務品的衍生空間大大提升。另一方面,數字貿易為外貿發展賦予了活力。依托信息網絡和數字技術的數字貿易使傳統貨物貿易在形式上發生了重大改變,不僅形成了數字營銷、數字訂購、數字對接以及數字結算等全新的貿易方式,同時帶來了數字技術與制造業融合並充分賦能的新變化。這些改變非常有利於貨物貿易生成更大體量的服務貿易,從而帶動出口貿易的提檔升級。
多元伙伴關系為外貿拓展不斷強化韌性。近年來中國的貿易伙伴更加多元,國際市場布局更加合理。一方面,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規模顯著擴大,經貿合作依存度大大加強。同時,中歐班列作為“一帶一路”互聯互通的重要保障,促進了沿線貿易發展的平穩高快。另一方面,中國與東盟的深化合作筑牢了區域經濟復蘇之基。隨著2022年《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實施,中國與東盟關系步入了快車道,彼此互為第一大貿易伙伴,雙邊貿易較30年前翻了100倍。中國與東盟的優勢互補持續讓雙方的經貿合作彰顯活力。
當前,中國外貿發展仍面臨一些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保穩提質面臨不少壓力。但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產業鏈供應鏈優勢依然明顯。隨著“中國制造”持續向“中國智造”轉型升級,中國的外貿發展質量將進一步提升,為宏觀經濟復蘇注入更強動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