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人民網>>觀點>>正文

地方“索賄處長”操弄中央部委卡批項目暴露啥問題?

陸志堅

2015年11月19日13:58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手機看新聞

黑龍江省工信委節能與資源綜合利用處原副處長張偉天利用負責企業申報國家清潔生產項目補貼資金審核工作之便,多次以幫助企業加快項目審核評審進度、及時向工信部報批為由,明碼實價向3家企業索要項目獲批資金額度15%的好處費,共計117.5萬元。更為惡劣的是,張偉天對不給好處費的企業在項目評審時,想方設法提出反對意見,並擅自以本部門名義向工信部發電子郵件並電話溝通不予受理,最終導致企業沒能獲得國家扶持資金,給企業的后續發展帶來了嚴重影響。(11月19日東北網)

一個小小的副處長,竟敢索賄不成去操弄國家工信部卡批項目,這種一手遮天、為所欲為、肆無忌憚的惡劣行徑令人咋舌,這種行為暴露的制度漏洞也值得各級機關深思。

張偉天為何膽氣如此之大?俗話說:欲如水,不遏則滔天﹔貪如火,不滅則燎原。張偉天就是此類視貪如命的人,對錢財的貪婪,使其完全喪失了一個國家公職人員應有的操守,目無法紀、鋌而走險。不給“好處費”就不辦事,百般阻撓,處處設障,用權力迫使有求於己的企業老板“就范”“進貢”。權力,成了張偉天明目張膽收受“好處費”的工具。 

其次,反映出權力監督的嚴重缺失,無論是在地方主管機關、還是相關的中央部委,都沒有人或流程去監督把關,任由這類“索賄處長”瞞上欺下。張偉天手握企業清潔生產項目補貼資金申報和審核的權力,屬典型的“肥缺”。其膽敢明碼實價向企業索要項目獲批資金額度15%的“好處費”,說明當地監管機制形同虛設,處長、廳長的審核報批程序走過場,哪家企業合符報批條件,哪家企業不合符報批條件,完全是張偉天說了算。而中央部委也沒有盡到自己的監督審核責任,竟然任由國家的資金讓地方上的貪官污吏們上下其手,不能加強一些制度、流程的設計和后期監管?哪怕有一個環節能嚴格把關,多些流程審核,也不至於一個處長“發電子郵件並電話溝通不予受理”就真不受理,說不的材料在哪兒呢?說到底,眾多“小官巨貪”的野蠻生長,都是權力缺失監督而滋生的。

張偉天腐敗案是黑龍江省紀委監察廳近日通報查處的6起典型案件中一例,而其中有5起都是省直機關處級干部貪腐案。應該說,在省直機關處級干部處在權力的末梢,權力並不大。但這種權力不大的處級干部身處“上傳下達”的中間環節,“人微”卻“言重”。今年9月21日的《人民日報》曾發表《“處長政治”豈止壞規矩》的文章一針見血的指出,有些處長手裡攥著項目審批單,“處長不報告,司長不知道”、“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財”、“有好處,蜂擁而上﹔沒私利,干脆遠遠躲個清閑”。顯然,“處長政治”已成為打造責任政府、法治政府的“中梗塞”,必須重拳整治。

防止張偉天一類“處長們”肆意濫用職權的最根本方法,就是要加速簡政放權,拿掉官員們手中過多的權力,使其沒有恣意所為的可能﹔同事用制度嚴格約束權力,加強流程和環節的把關、監督,要對違規違法的露頭就打,打趴打怕那些“雁過拔毛”的“貪處長”。

分享到:
(責編:王倩、文鬆輝)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