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人民網>>觀點>>正文

“三少年殺老師”不擔刑責,合法不合理

蔣萌

2015年10月22日09:34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手機看新聞

湖南省邵東縣“三名十二三歲學生搶劫殺害女老師”案有了進一步消息。三名少年被抓后供述,發現學校隻有一名女老師守校,便商量搶錢,並將老師打死。警方通報稱,趙某將女老師引出房間,並持木棒襲擊女老師頭部,三人將女老師打倒在地,女老師爬起來后退到自己住房的廁所內呼救。三人又在廁所繼續毆打女老師,並用毛巾捂住女老師的口鼻,逼問出錢財存放的地方。之后,劉某要求趙某、孫某二人將老師捂死,自己去搜尋財物。最終,三人將尸體藏在臥室的床底,再將現場的血跡清理后逃離現場……

三名少年的極度凶殘、故意殺人,令人不寒而栗。通常情況下,謀財犯罪不一定會害人性命。因為,殺人可能被處以極刑,若非遭遇強烈反抗,搶劫者犯不著殺人。可在本例中,三名少年一開始就毆打女老師,而后既謀財又害命,沒有絲毫惻隱與畏罪之心,這種冷血與殘忍,與他們的年齡極不相稱,思維正常的人們更無法理解這種凶殘與暴戾。

目前的消息是,三名少年都不滿14周歲,依照法律,不負刑責,隻會被送往邵陽市工讀學校,他們的父母要承擔民事責任。面對這種處理,許多網民強烈質疑。

從法律角度,這樣的處置合乎法律規定。而許多網民恰恰是在質疑“14周歲以下不負刑事責任”這一法律條款本身。之所以有這種爭議,是因為近年我國低齡化惡性犯罪正呈現多發態勢,像三名少年搶劫殺害女老師這樣的嚴重犯罪已不是孤例。然而,14歲以下“少年惡徒”往往在“少不更事”的立法精神下一律免於刑責。這還不算,某些少年由此更加有恃無恐地反復犯罪,這無疑對社會構成嚴重危害。鑒於此,公眾難免會思考法律本身的合理性。強調公平公正的法律難道不應與時俱進地修改與完善?

調查還表明,三名作惡少年中,孫某父母都在外打工,劉某父母雖在家務農,但其親生母親多年前已離家出走,趙某的父母都在服刑。毫無疑問,孩子出問題,父母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留守兒童犯罪多發,或成為被侵害的對象,也已成為社會問題。這暴露出社會發展不均衡、城鄉戶籍壁壘的弊端,又折射出對留守兒童缺失關愛、教育失敗的教訓。

必須指出,雖然社會問題對個體和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影響,但我們不能把所有個人之惡以及違法犯罪的責任都推給社會。因為,這種混為一談、敵視社會極不理性,無助於問題的破解。對管理者而言,必須通過進一步實施各項社會改革,努力化解各類社會矛盾,盡量避免悲劇以及丑惡的發生。對個體來說,切忌“怨天怨地不怨自己”,個人必須為自己的人生以及家庭盡責。

分享到:
(責編:王倩、文鬆輝)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