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上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出席聯合國發展峰會,發表題為《謀共同永續發展 做合作共贏伙伴》的重要講話。這是習近平就任中國最高領導人之后首次亮相聯合國總部,講話贏得全場多次掌聲。
在聯合國成立70周年之際,各國領導人齊聚紐約,共商發展大計,具有重要意義。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有什麼樣的價值坐標,國家主席習近平闡述什麼樣的發展觀,無疑備受關注。在講話中,習主席明確提出:我們要爭取公平的發展,讓發展機會更加均等。我們要堅持開放的發展,讓發展成果惠及各方。我們要追求全面的發展,讓發展基礎更加堅實。我們要促進創新的發展,讓發展潛力充分釋放。
四個發展,深邃、全面而又高屋建瓴。如果說,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對未來所提供的承諾和機會,為世界點亮了一盞明燈,那麼中國所提出的新發展觀理念同樣值得稱道,堪稱溫暖世界的一盞燈火。
發展必須公平,發展機會必須更均等。一個國家發展、其他國家不發展,一部分國家發展、另一部分國家不發展,這不是真正的發展。發展必須堅持開放,促進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更加自由便捷地流動。發展必須全面,除了消除貧困、保障民生,更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証人人享有發展機遇、享有發展成果。發展必須促進創新,創新帶來生機,創新產生動力。
提出新的發展觀,表明中國對自身發展、對人類發展認可更深刻,更有高度,更能體現出中國是負責任、敢擔當的大國。這不僅對中國發展大有裨益,也能夠提振全球的發展信心,推動全球發展伙伴關系。
其實,多年來中國一直以實際行動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立足自身國情,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發展道路。中國基本實現了千年發展目標,貧困人口減少了4.39億,在教育、衛生、婦女等領域取得顯著成就。中國發展得好,就是對世界作出的最大貢獻。一個繁榮穩定而又生機勃勃的大國,是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壓艙石。
在整個發展過程中,中國對世界的貢獻還體現在積極參與國際發展合作。比如,共向16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了近4000億元人民幣援助,派遣60多萬援助人員,其中700多名中國好兒女為他國發展獻出了寶貴生命。放眼全球,能做到這一點的國家並不多﹔繼往開來,願意做到這一點的國家也不多。正因如此,中國無愧於負責任的大國這一贊譽。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將繼續秉持義利相兼、以義為先的原則,同各國一道為實現2015年后發展議程作出努力。在聯合國峰會的重要講話中,習主席宣布:中國將設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首期提供20億美元,支持發展中國家落實2015年后發展議程。中國將繼續增加對最不發達國家投資,力爭2030年達到120億美元。中國將免除對有關最不發達國家、內陸發展中國家、小島嶼發展中國家截至2015年底到期未還的政府間無息貸款債務。諸如此類的公開承諾,贏得全世界的贊嘆。
“時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大手筆,有大智慧﹔大動作,有大承擔。世界的發展前景,取決於今天的決斷和行動。中國有責任為世界發展提供動力,每一個平等參與的國家也有責任提供動力。正如前不久,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時所強調,聯合國193個會員國要相互尊重、團結和睦、同舟共濟,攜手努力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
一盞燈火,溫暖人心﹔新發展觀這盞燈火,也照亮未來路。可以確信,中國一定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正確義利觀,更好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更加積極有為參與國際事務,致力推動完善國際治理體系。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這是看得見的責任,更是蹄疾步穩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