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人民網>>觀點>>正文

羊城晚報:各類“情商課”應是大學標配

李記

2015年09月22日14:41  來源:羊城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各類“情商課”應是大學標配

  2015新學年第一周,天津大學學生拿到手的選課手冊上,赫然列著一門《戀愛學理論與實踐》的課程。開課單位是校團委,兩個學分,將於寒假過后的下學期開課,累計32個學時。對此,有學生網上表示“醉了”,有已畢業的校友感慨“我上學的時候怎麼就沒趕上?”(9月21日中國青年報)

  作為勇敢的“吃螃蟹者”,首先必須為天津大學點贊。比如其一,“戀愛課”的授課者不是教師,而是天津大學學生社團“鵲橋會”﹔其二,這門課程是以討論為主,打破傳統意義上的課堂教學,從教師主導到以學生共同參與為主﹔其三,因為課程帶有課外實踐性質,並沒有死板標准,甚至還有豐厚的額外獎勵——“將課程知識學以致用,交到了一個好的對象,我們可以酌情給滿分。如此這般的開放思維和大膽嘗試,沒被校方視為“胡來”,並容許其存在,實屬難得。

  檢視之下不難發現,在國內一些高校,包括“戀愛教程”在內的情商課的開辦均廣受歡迎。比如在河南教育學院,開設5年的“情商課”成了全校逃課率最低、最受學生歡迎的課程。在大連海事大學,每學期初選課系統一開通,180人的情商課名額很快就會被選滿……

  包括“戀愛課”在內的情商課廣受歡迎,重要原因恐怕還在於,其滿足了大學生們的現實需求。按照相關專家的說法,現在“90后”大學生,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抗挫折能力弱,缺乏團隊合作精神,不懂得分享和溝通,一旦遇到問題就會變得無所適從,於是難免發生極端事件。盡管情商教育無法“速成”,但以在高校開設包括“戀愛課”在內的情商課的方式,提醒大學生們重視情商培養與提升,是很有必要的亡羊補牢。

  眾所周知,從大學進入社會后,“高智商、低情商”的缺點和不足,多會被放大。知名心理學家、情商研究專家張怡筠,曾對世界500強企業員工做過一次情商調查,結果發現,一個人在職場要表現得好的話,情商的貢獻度至少是智商的兩倍,甚至可以達到6︰1。“這說明,在職場中,越往高處走,情商的重要性越凸顯出來。”尤其是對那些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而言,家庭溺愛,加之情商教育長期缺失,情商愈來愈成為不少人實現就業的“短板”,成為他們融入職場和社會的“絆腳石”。

  以此而言,強調包括“戀愛課”在內的情商課,應是大學標配,也就顯得甚為必要。因為對大學生群體而言,大學相對寬鬆的學習環境,以及大學“小社會”的整體氛圍,更容易促使他們思考自己包括戀愛能力在內的情感能力的“結構性”缺失。而包括“戀愛教程”內在的情商課的開辦,跳脫出簡單培養“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的窠臼,著重於大學生人格發展、個性塑造、人際交往、情感戀愛等方面的培養,不失為很好的補齊很多人情商“短板”的好方式。

分享到:
(責編:張雨希(實習生)、王倩)

相關專題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