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人民網>>觀點>>正文

羊城晚報:“富豪”高校應該有社會滿意的產出

周 雲

2015年08月24日14:51  來源:羊城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富豪”高校應該有社會滿意的產出

按照教育部要求,進入8月份后各大部屬高校陸續公布了2014年度決算情況。根據目前76所部屬高校公開的決算數據而得出的“高校富豪榜”,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這四所年度決算進“百億俱樂部”的大學位居前列。其中清華大學以年度決算175.6億元、年度收入123.6億元穩居第一。各高校收入來源主要是財政撥款收入和事業收入。綜合性大學較專門性大學更有優勢,因為理工科龐大的科研經費需求,理工科見長的高校吸金和花錢的能力明顯超過以人文社科為特長的高校。

“高校富豪榜”這個概念顯然帶有明顯的媒體炒作的痕跡。本來,公布年度決算,這是高校財政公開的一個舉措,是件好事。但善於發掘熱點的媒體將各校發布數據進行排名,然后冠之以“高校富豪榜”的名義,有點給各高校“拉仇恨”的意思。果然,榜單一公布,“富豪榜”這個字眼兒立即刺激了網民的情緒,網上立即傳來一片罵聲:“隻知道賺錢”,甚至成為“國家的恥辱”。

事實上,橫向地比較一下,理性地分析一下,作為中國大陸處於一流水平的一批大學,年度收入數十億(有四所超過100億)元,屬於比較正常的水平。這表明我國大陸高校能夠用於辦學的經費,正在逐漸趕上乃至少數超過了我國港澳台等地的高校。另有統計顯示,由於大陸高校體量一般較大,所以在人均經費方面,大體上還略輸於我國港澳台等地的同層次高校。更要看到,比起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世界一流高校,中國大陸高校在經費方面還有明顯的差距,人家每年也收入幾十億,但是美元。

所以說,大陸高校收入穩步增長,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也是一件好事。有錢不一定能辦好大學,但沒錢一定就辦不好。還是那句老話,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中國高校要躋身於世界一流,經濟基礎是前提,是保障。

但對於網絡的罵聲,各高校也不能一概排斥和漠視,其中有些質疑並非毫無道理。有兩個方面值得重視,一是高校收入明顯地出現不平衡性,這是否公平?二是高校的收入提高了,意味著國家的投入增加了,那麼產出與投入是不是成正比例?

對於第一個問題,我想絕對的平均並不一定正常。在現實中,國家和社會對高校的許多投入,多是有資質要求的,並且通過競爭性的程序確定投入對象。收入高的高校,更多的是實力的體現。如果不計實力和資質、撒胡椒面式的資助,可能產出效率就會更低,從而形成浪費。對於國家來說,更重要的是制定好規則,讓各個高校在公平的環境下競爭,才是正道。

第二個問題,則值得各高校深思。近年來,在經濟收入連續大幅度增長的情況下,各高校在培養人才、科技創新方面,是不是取得了與之相稱的成績?是不是令社會滿意?計算高校的投入產出,是個復雜的問題,不像企業那樣簡單。但社會的滿意程度,顯然也是一個重要的參照系。而社會不滿意,則是客觀存在的、嚴重的事實。對於這一現實,各高校不能當鴕鳥,而是要進行反思,拿出辦法,在盡量短的時間內,提升社會滿意度,使得高校的收入實現社會滿意的產出。

(作者是華南理工大學教授)

分享到:
(責編:張雨希(實習生)、王倩)

相關專題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