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人民網>>觀點>>正文

環球時報:唯有真誠謝罪才能擺脫“宿命”

黃元

2015年08月24日09:02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黃元:唯有真誠謝罪才能擺脫“宿命”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8·14談話”出籠后,除了其盟友美國等表示了“歡迎”之外,中國、韓國等主要戰爭受害國都迅即發表了各自看法。中韓兩國一個共同之處是,“談話”對於日本發動那場蓄謀年深、意在侵佔亞洲鄰國進而實行殖民統治的侵略戰爭,沒有予以直面歷史地徹底反省與真誠道歉,反而懷揣著希望永久性甩脫“不斷謝罪的宿命”的不測居心,這遭到相關國家嚴厲地譴責。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已過去整整70年,但一幅幅侵略者殘害受害者的畫面始終歷歷在昨。這是因為人類有之於痛苦不易忘卻的天然秉性。人類需要從過去學習,也必須從歷史學習,因為歷史能為人類的生活提供是非善惡的標准依據。人類學習的根本是認識真理與人性自身,認識與遵行人類生活發展秩序的切實規則。

  審視日本,是一部由被侵略者迅速轉變為侵略者的歷史。1853年,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佩裡率艦隊武力要挾日本打開國門,日本被迫簽訂《神奈川條約》。1858年,日本被迫與美荷俄英法分別簽訂通商條約。遭受侵略恥辱的日本,在“明治維新”后,主張學習西方,發展資本主義,擺脫不平等條約,建成一個獨立自主的近代資本主義國家。但是,明治政府確立的方針是“失之西方、取之東方”,推行對西方列強屈從而對亞洲鄰國則侵略擴張的政策,施行以效忠天皇為核心的軍國主義教育,制定了以中國和朝鮮為主要侵略對象的“大陸方略”和軍國主義國策。之后,日本踏上了侵略擴張的步伐,直至1945年全面戰敗投降。

  戰后日本以“和平憲法”取代《明治憲法》。但是,圖謀修改“和平憲法”復活軍國主義國策的右翼活動,卻從未消停。從岸信介(安倍晉三外祖父)到中曾根康弘,從野田佳彥到安倍,始終致力於讓日本成為“正常”國家,使日本重新獲得具有軍事進攻有效合法性的國家主體。

  今年5月14日,日本政府在臨時內閣會議上,通過了旨在擴大自衛隊海外活動能力的“新安保法”相關法案。該法案是日本由“專屬防衛”向“主動進攻”的關鍵轉折點,是披著“和平外衣”的戰爭法案。安倍內閣力推新安保法案的直接目的就是修改日本“專守防衛”政策,使自衛隊能永久海外派兵。眼下正在日本參議院審議的“新安保法案”,實際上為日本自衛隊出兵海外、行使集體自衛權,甚至為將來發動海外戰爭,邁出了關鍵的一步。審鑒日本歷史,這不但讓我們懷疑安倍道歉的誠意,也讓中國和亞洲有關鄰國對日本這種“異動”須保持時刻警惕。

  人類的未來必將走向和平與和諧共處,必將實現全球一體化。日本在戰后70年和平發展的歷史也已經充分地証明,發動對外侵略決不是因為“無路可走”就要“通過武力開拓”的必然選項。相反,日本唯有認真反省歷史是非,切實認識並遵行人類社會自身發展的客觀規律,與包括作為受害國的中國及亞洲有關鄰國一道,和平、和諧相處,才能謀得自身發展的最大現實和發展利益。日本唯有真誠謝罪,才能讓日本“背負不斷謝罪的宿命”的歷史包袱逐漸化解,不再延及子孫后代,最終和諧地融入亞洲大家庭。(作者是中共中央編譯局中國現實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

分享到:
(責編:董曉偉、王倩)

相關專題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