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人民網>>觀點>>正文

工人日報:培養“大國工匠”,從制度設計上發力

郭振綱

2015年07月30日09:20  來源:工人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培養“大國工匠”,從制度設計上發力

目前,我國技工隊伍不穩定、職業教育存在發展困境,歸根結底在於社會對於技工隊伍的入口和出口從認識和使用上存在一定偏差。中國要成為制造業強國,必須加大技工隊伍的培養,必須補上職業教育這塊“短板”。

據《工人日報》7月27日報道,近日,四川一媒體發布的一份關於是否願意做高級技工的調查結果令人深思:九成受調查者表示,盡管身邊有高薪的高級技工,但自己並不願意成為其中一員,工資待遇差、工作環境苦、上升空間小、社會地位低是主要原因。此前有報道稱,2014年底四川省技工院校總數為85所,較5年前少了40所。《2015中國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顯示,地方高職院校辦學經費嚴重不足已經成為普遍現象,這嚴重影響到技工隊伍的培養。

一邊是工業強國離不開“大國工匠”,一邊是當技術工人並不吸引人﹔一邊是企業高薪聘不到技師,一邊是有的明星技師要轉行。高級技工隊伍不穩定,技工院校招生萎縮導致的后繼乏人,不利於我國勞動力隊伍素質的提升,甚至會制約我國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邁進。

目前,我國技工隊伍不穩定、職業教育存在發展困境,歸根結底在於社會對於技工隊伍的入口和出口從認識和使用上存在一定偏差。長期以來,在社會上形成了一種根深蒂固的認識,上技工院校的都是考不上大學的“差等生”,技術工人沒多大出息、社會地位低,種種因素導致我國技工隊伍的后備人才缺乏,在“大國工匠”的入口形成了障礙﹔一些高素質的熟練技工流失,有的成了管理者離開了一線崗位,有的則轉行從事能“掙大錢”的工作,在技工人才的出口上存在問題。

技工隊伍的數量和素質,決定著一個國家的制造業水平,決定著一個國家的工業化發展進程。從世界各國的工業化進程看,凡是工業化大國,無不重視技工隊伍的培養和建設。以德國為例,德國目前有各種職業學校9000多所。長期以來德國一直把技術工人的搖籃——職業教育作為立國富民的“秘密武器”,“德國制造”的成功也歸功於這個國家高水平的職業技術教育以及給予技術工人的高水平待遇。

中國要成為制造業強國,必須加大技工隊伍的培養,必須補上職業教育這塊“短板”。

比如,對於技術工人的上升空間問題,應改變過分重學歷輕能力現象,在技工評聘技師環節“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將技能作為主要的標准﹔對於技工待遇問題,應考慮單獨作為一個序列,制定類似工資指導線的制度進行保障﹔對於技工院校經費不足問題,應借鑒一些工業化強國的做法,從國家層面給予專項支持﹔對於技工隊伍的培養機制,應打通學歷教育和技能教育的通道,擴寬技工院校學生的成長空間。

培養一大批“大國工匠”,到了從戰略層面、從制度設計上發力的時候了。

分享到:
(責編:張雨希(實習生)、文鬆輝)

相關專題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