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人民網>>觀點>>正文

居民樓倒塌頻現,應對“質量報復周期”等不得

程漢鵬

2015年07月29日14:33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手機看新聞

7月27日12時10分左右,杭州富陽區市心北路10號樓發生倒塌,傷亡情況不詳,有2人已救出送往醫院,具體倒塌原因正在調查中。(7月28日《深圳特區報》)

 又有一座居民樓倒塌,這無疑加劇著民眾“驚弓之鳥”的情緒。不可否認,近年來,老舊居民樓垮塌事故多了起來。僅在今年,遵義市、貴陽、葫蘆島等地就出現多起樓房坍塌事故。專家指出,改革開放后,為了解決老百姓住的問題,很多地方確實建造了一批快餐式的房子,但建筑工程質量很難得到保証。如今,一些樓房已經或即將進入“質量報復周期”,這是我們必須直面的一個問題。

 雖然,去年住建部緊急在全國組織開展了老樓危樓安全排查工作,各地不少老舊樓房被評為C級或D級的危房。但對於這些排查出來的危房,目前還很難找到一個妥當的解決辦法——面對危舊樓房處置這個“老大難”問題,當前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明確處置辦法。住戶與住戶、住戶與政府之間的利益很難平衡,因此往往耽誤處置進程,無法有效規避事故風險。 

此外,治理老舊危樓安全隱患存在“誰出錢”的問題。一般來說,發現隱患,有關部門可組織房屋產權人進行維修,或動用公共維修資金組織代修。但對於老舊危樓的住戶而言,房屋維修資金不是一筆小數目,很多住戶負擔不起。而且不少老舊危樓都是集資房、房改房,住戶當年並未繳納維修資金。有些屬於村民自建房的老舊危樓,沒有經過正規單位設計和施工,設計合理性和施工質量均難以保証。 

一棟危樓的垮塌,會讓更多危樓進入視野,也揭示著治理的糾結。但糾結並不能解決問題。當務之急是要對老舊危樓開展全面普查和徹查的工作,建立房屋檔案數據庫,實行動態管理。同時,對於出現安全隱患的危樓,政府要早發現、早解決,最大限度減少或者避免人民生命和財產損失。此前,各地著手排查老舊危樓,但接連發生的居民樓垮塌事故說明,有關部門提出的應對措施並沒有落實到位。這不只是工作的疏忽,更是缺乏對生命敬畏的安全意識使然,相關部門人員難辭其咎。

 進一步看,對於老舊樓房繞不開的“誰來修、誰來負責”的問題,我國香港和韓國都有成熟的經驗可供借鑒。香港政府在為業主提供補貼、無息貸款以及提供專業意見的同時,要求業主對住所修繕承擔重要責任,還會發布可供查詢的修繕數據——這些數據將直接影響到二手房的銷售。同樣面臨著住房老化難題的韓國,則由韓國政府牽頭實施了住宅再生工程,在保留建筑主體的前提下對局部進行改建,這樣的做法,不僅有利於改善中低收入者的生活環境,還能起到平抑房價、節約資源的效果。

 總之,治理老舊危樓安全隱患等不得,管理手段和責任理念不能再“老舊”下去。這項工作涉及群眾的切身利益,政府應以更加細致和審慎的態度,出台相關制度和法律政策,為群眾的安居筑起制度的“保護網”。另外,新建樓盤,一定要嚴格把關、監管到位、責任到人,建立質量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對未按章規范建設的單位和個人,一定要嚴厲處罰,提高違法犯罪成本,保証和諧社會,人人安居。 

分享到:
(責編:張雨希(實習生)、文鬆輝)

相關專題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