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人民網>>觀點>>正文

燕趙晚報:副縣長辭官當農民有助“官念”更新 

張培元

2015年06月18日09:39  來源:燕趙晚報  手機看新聞

劉濤1981年出生,北大畢業,三十出頭就被任命為湖南臨澧縣副縣長。出人意料的是,正當春風得意時,半年前他卻辭官回鄉當農民,租賃100多畝土地,建起紅心獼猴桃種植示范基地。同時籌建網上銷售平台,不僅銷售自己的水果,還銷售家鄉的葛根、臘肉等土特產。從無到有,從一片荒地到碩果累累,劉濤坦言“很享受這個過程”。(6月17日《湖南日報》)

青春沒有固定的模式,成功亦無格式化的標准。對於一個出身農門的北大學子來說,進入仕途靠個人能力當上副縣長是一種成功,轉身投向生於斯、養於斯、自己分外熟悉的斯土斯民,做一個“互聯網+”時代的新型農民,為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化盡最大努力,這又何嘗不是一種青春飛揚、別樣成功!

有人說,官場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不少人想沖進去,城內的一部分人卻想走出來。這句話雖有一定道理,卻並不完全正確。現實生活中確有少數人,通過競爭激烈的考試進入了公務員隊伍,卻發現其中的生態、業態及生活狀態並不適合自己,想放棄卻又舍不得好不容易拿到手的鐵飯碗,想繼續走下去卻又缺乏強勁動力。其實,把自己牢牢禁錮於體制之內的並不完全是體制本身,而是某些人陳舊老化乃至愈益僵化的思維慣性。如果說打破體制藩籬、讓體制變得更加透明開放,使體制內外的交流互動變得更順暢,是下一步行政體制改革的關鍵所在。那麼,進一步更新“官念”,使官員們根據自身所學所長、所好所能重新規劃人生目標方向,毫無心理落差地在體制內外轉型,同樣是一道必須破解的改革難題。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我們無論從哪一行中都能選擇到人生事業的出口和出路,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職業尊嚴、職業榮光。早在1600多年前,東晉時代的陶淵明就可以做到數次在出仕和歸隱之間自由切換﹔新中國成立之后,我們亦有開國將軍甘祖昌甘願解甲歸田、回鄉當農民之先例。現行的干部人事制度,又豈能以輕飄飄的“體制”二字將公職人員的身份永遠固化呢?當官不過一時,做人才是一世。一日為官則終生為官,一日為官則終生享受待遇,這種能上不能下、能進不能出、能加不能減的機制,並無益於人才的脫穎而出,更難真正抵達人崗相適、用當其時、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的選官用官理想狀態。

因此,我們要更多地為80后副縣長辭官回鄉當農民而點贊,願這種另類做法,既激活體制的一池春水,更激活觀念與“官念”乃至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源頭活水。

分享到: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

相關專題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