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人民網>>觀點>>正文

北京晚報:以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侯江

2015年06月17日15:35  來源:北京晚報  手機看新聞

人貴在自知,但生活中總有一些人高看了自己。這類人的共同點是,自我感覺非常良好,連自己的形象早已經“慘不忍睹”了都不覺得。

在“如果沒有汪峰,內地音樂界將會盡失半壁江山”一說引起轟動之后,汪峰又有了新消息。近日,網上流傳一份對比歌單,內容列出多首汪峰與鄭鈞的歌曲名,細看可發現這些歌名極為相似,如鄭鈞的《門》與汪峰的《門開了》,鄭鈞《幸福的子彈》與汪峰的《愛是一顆幸福的子彈》等,而且汪峰所作歌曲均在鄭鈞之后,引發網友關注。汪峰官方歌迷會微博“汪峰官網”回應質疑稱“好玩兒嗎?”並舉例:“甲殼虫樂隊《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伍佰《挪威的森林》,王家衛《重慶森林》。”

汪峰確實是個關注度比較高的歌手,但是對他的關注,究竟是出於他在“內地音樂界”的地位,還是其他說不清道不明的奇聞軼事,答案還真是說不清道不明。但,先是“半壁江山”一說,業界之內、業界之外,不知令多少人錯愕?如果是別人硬把“半壁江山”之說強加於汪峰,那直接可以說是沒安好心,但自己把“半壁江山”之說硬扛在腦袋上當桂冠,那隻能形容為自大了。且這種行為,比自大還多一點呢。比自大還多一點,大家都猜過相關字謎,故應心有靈犀。

再說這個歌單。鄭鈞和汪峰,並不是前輩與后輩的關系,多多少少有著“勞動競賽”的意味。而汪官微列舉的三個《挪威的森林》,恰恰是環環相接,在這三個作品中,甲殼虫的《挪威的森林》是真正的延續性的靈魂所在。這麼一看,事情頓時變得好玩起來。難不成,歌名相近、出歌時間在后的汪峰,寫的都是鄭鈞作品的“讀后感”?那麼汪峰自封的內地音樂界的“半壁江山”,是否原為鄭鈞所賜?

孔子說,以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真正的高手,從來都不用給自己的聲名注水,更明白低調的好處。無招勝有招,更別提是遠遠勝過歪招、敗招。這個道理,汪峰若是不明白,能不能有人給他講明白?比如據有國際視野的最親密的合作伙伴?

分享到: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

相關專題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