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人民網>>觀點>>正文

【專欄】被“仁波切”填充的心靈訴求

舒天烈

2015年05月21日14:34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手機看新聞

可能是無從下筆,也可能是心存忌憚,近日一篇火爆朋友圈的文章,卻少見媒體跟進評論,即便是轉發者也往往省略了感想,只是留下類似“你懂的”的表情符。——沒錯,說的就是那一篇《為什麼朝陽區盛產仁波切》。

這樣一篇文章,肯定有很多人看了不高興。那些拜了上師、入了教門的朋友,那些“被散養”“被需要”的“仁波切”們,可能都會遭遇強烈的“解構感”。說起來,信什麼、不信什麼,隻要不打擾到別人,都是個人的事兒,無端被人語帶嘲諷來了一刀,有點躺槍的感覺。當然,對於堅信者與篤行者,是不會管這些凡塵紛擾的。

崇拜“仁波切”,或許是“富人的安全需求”,是“中產階級的自我標榜”,但每年春節全國上下“搶頭香”的煙霧繚繞,也折射堅硬的事實:更多人不是不找“仁波切”,而是找不到“仁波切”。“微信朋友圈”早已跟各大菩薩的道場並列,成為了“第五大佛教聖地”,每逢佛祖觀音聖誕,總是不小心刷出金光閃閃的佛像,甚至還配上了基於情感和道德的“轉發脅迫”。一些簡單的生活哲學披上了宗教的外衣,也成了心靈雞湯的主料。

細細想來,大家心裡可能都有個“仁波切”。“新四大俗”毀了很多文藝青年的遠方:開個咖啡館、辭職去西藏、麗江開客棧、騎行318。還有打擊面更廣的“京城新四俗”:學琴學古琴,玩串玩紫檀,修佛修密宗,喝茶喝普洱。有人信星座,覺得水逆的時候簡直雞蛋裡都能吃出骨頭來﹔有人加入“跑步教”,堅信“跑10年就能活出另一種人生”……不是為了工作賺錢養房養車養孩子,也不是為了成功有權有錢有事業,只是為了過得更踏實、更有目標、更加自由一點。雖然表現形式不一樣,但這和在“仁波切”上寄托的念想難道不是一樣的嗎?

生活閑適了,會培養一些興趣愛好,去尋找一種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其實很正常。“盧瑟”們去網吧刷夜打游戲,明星們拜倒在“仁波切”的腳邊,高士們征服一座又一座雪山,沒有什麼高低好壞之分,更不該形成“鄙視鏈”。這就像馬斯洛需求理論所說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滿足了,就需要去尋找愛和歸屬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說到底,從鳳姐到“冰予”,從你我到王思聰,大部分人都還只是在最初的層面上掙扎而已。

“仁波切”蓬勃生長的土壤,正是這樣的需求轉型。在經濟學看來,大部分關系都是供給與需求的關系。如果把“仁波切”看成精神產品,也就能理解為什麼說朝陽區有“30萬散養仁波切”了。疾病的治療、生命的養護、心靈的慰藉、精神的救贖,需求如此之大,而供給卻往往不足,難怪會有這麼多人趨之若鹜。不過,如果超越了法律的界限,甚至膽敢利用這樣的方式去詐騙,那可能需要拯救的就不是信徒而是所謂“導師”了。

當前,中國核心價值重整迎來關鍵性拐點。從發展階段、需求轉型的角度看,也確實如此。當更多人一邊收看卻又一邊嘲笑綜藝節目,當更多人把所有文學作品都當做人生指南,當詩和遠方激蕩起很多人去看世界的向往,也就意味著,有了更多可供開掘的心靈空間。如何直面內心的渴望,如何正視生命的命題,每個時代每段生命可能都會涉及。多年來,我們過分看重物質的追求,反而遺失了心靈的維度。不管是回歸文化傳統還是強化核心價值觀,與每個人開誠布公、深入懇切地聊一聊這方面的話題,現在正是時候。

【編者注:仁波切是藏文(rin-po-che)的音譯,意指“珍寶”或“寶貝”,是藏族信教群眾對“轉世尊者”(漢族人習稱“活佛”)敬贈的最親切、最為推崇、最普遍使用的一種尊稱。在網上火熱的《為什麼朝陽區盛產仁波切》一文中,“仁波切”泛指那些被明星、名人崇拜的“心靈導師”。】

分享到: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