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人民網>>觀點>>正文

“形式之辱”難勵“實質之勇”

司馬童

2015年05月14日15:17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手機看新聞

從古至今,中國人幾乎都很難接受被人跨過身體的行為。這種“胯下之辱”,被認為是奇恥大辱。而在近日晚上,武漢理工大學的一名副教授,卻自己主動趴在教室前門,要求學生“凌辱”他。在其鼓勵下,100多名學生跨過了老師的身體。這位副教授解釋:跨過老師,只是表象,傳遞的卻是敢於用科學真理否定權威、反抗權貴的精神。(5月13日《武漢晚報》)

如果把老師上課分成“活上課”和“死上課”兩種,武漢這位副教授的上課方法,顯然可歸入前者。據稱,他當天的這個舉動,並非屬於隨性而起,而是在兩個月前就設計好了的一個教學環節,其“用心良苦”就更是可見一斑。然而,盡管這名副教授在教學中的“犧牲”精神,頗受許多知情大學生的點贊,我卻還是認為,“形式之辱”難勵“實質之勇”。

副教授自己也坦承,他所受到的這種“胯下之辱”,無非是一種行為藝術﹔其所指向的社會現實,是中國文化裡,有一種“怕人”的文化,始終束縛著我們的思維自由,即使對方錯誤很明顯,也不願意當面質疑與頂撞。因此,他請學生們來“凌辱”自己,為的就是以此來啟發和激勵敢於言說、勇於反對的創新精神。這一道理當然淺顯易懂、無懈可擊,可反過來一想,學生們終於滿足他完成了這種“求凌辱”的行為藝術,何嘗不也包含了一種“懼師”的成分在裡頭呢?

你“凌辱”了我,也“炒作”了我。正如網上的一種觀點所言,敢於凌辱別人未必就是真正的勇者。選擇跑后門不從教授身上跨過的同學,不見得就是膽怯軟弱或思維守舊,那是對人性文明的堅持。恰恰相反,假如當時有哪個學生敢把那個“求凌辱”的副教授強硬拉起,那才更能稱得上是個敢於“反抗權威”的學生了。所以,分析武漢大學校園裡的這樁教學奇聞,有人看到培養學生的“獨立思維”,似也不能絕對否定老師的“炒作之嫌”。

“形式之辱”難勵“實質之勇”。五旬副教授以接受“胯下之辱”來啟迪和激活學生思維,這種想法固然不錯,但這樣的“凌辱教育”到底有幾多實效,或者會不會反而誤導了學生,真的也應預作評估、全面考量。且不議這種行為藝術式的教學方法,有否給人“嘩眾取寵”尤為突出的直觀感覺,與其如此“硬爭”,不如教會學生如何通過正確途徑來表達己見、維護權益,難道就不一種正能量的思維方式了麼?

從突發奇想地趴在教室門前“求凌辱”,武漢這位副教授還希望,將來自己的學生能夠勇做“向奧巴馬扔雞蛋”的人。盡管他不忘說明,“扔雞蛋”不是為了侮辱別人,而是為了捍衛真理,但有道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連你自己也僅僅是做個行為藝術的“胯下之辱”來博取眼球,又何必要求別人升級“凌辱”以彰顯個性呢?這樣看來,莫說“形式之辱”難勵“實質之勇”,倘若確存某種“炒作”之意,這位副教授的“炒”法,似乎倒有一種忌憚“反抗權貴”的骨子之弱了。

分享到:
(責編:王倩、文鬆輝)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