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人民網>>觀點>>正文

環球時報:加強民族認同,時刻不能放鬆

劉迪

2015年04月22日09:37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劉迪:加強民族認同,時刻不能放鬆

在今日中國,究竟應該如何看待促進民族認同、國家認同的措施?有人認為,這樣做可能導致民族主義情緒高漲,不利於中國周邊外交的實施,還可能妨礙中國與亞洲、世界各國協力打造“命運共同體”的計劃。其實,這種擔心大可不必。我們提高、促進中國的民族認同、國家認同,非但不會產生消極的民族主義,而且還會促進周邊國家對中國的認識、理解。

如果一個民族的民族自覺很高,擁有高度的民族認同、國家認同,那麼這個民族、這個國家就會在世界上受到敬重。我們知道,清末年間,不少外國輿論詬病中國人不愛國,也就是說中國人缺少民族自覺與國家認同。

民族主義形成於19世紀,源於對鄉土、國家的忠誠、歸屬意識,是現代民族國家建設的動力。但在20世紀,民族主義發生分裂,其中一種仍保持19世紀時期積極向上的特點,而另一種則墮落成為種族主義、本民族至上的意識形態工具。

當祖國獨立、人民自由遭到威脅時刻,一個公民響應國家,不畏犧牲,這是愛國主義。在和平時期,中國公民在海外旅行時的行為也關乎國家形象。一個人的誠實、知識,甚至舉手投足,在異國他鄉都會映出他的祖國。勤勉努力、遵紀守法,與人為善、助人為樂,你就是在愛國。

今天盡管是全球化時代,但民族國家卻要肩負保護全球化弱者的任務。這是民族主義的對內功能,也是民族國家合法性的來源。老人、兒童的社會保障、醫療保障、教育權利乃至生存權利保障,都要民族國家承擔。今天,盡管全球化不斷深入發展,但民族主義對於民族國家的維系、發展仍有重要作用。

我們拒絕民族主義的消極因素,但卻不能忽視更不能放棄民族主義的積極因素。縱觀歷史,發達國家民族國家建設歷經百年,始有今日國家、民族認同水平,而對中國而言,以如此巨大規模如此眾多人口建設民族國家,更需要假以時日。因此,維系民族國家的積極民族主義,仍不可或缺。

許多研究表明,加強民族認同、國家認同,可提升國家治理水平。有人曾比較過坦桑尼亞與肯尼亞兩國的公共政策實施效果:坦桑尼亞獨立后實施了國民統合政策,如實施國民教育,法律、行政機構標准化等,而同期建國的肯尼亞則沒有實施這類國民統合政策。研究結果表明,兩國獨立后在教育領域治理效果完全不同。這個調查結果還表明,國家或共同體意識越低,經濟增長、醫療衛生等公共政策供應的質量也就越差。

目前國際社會構成主體日益多元化,即使如此,在今天,民族國家仍然是國際社會的最重要的主體。每個國家的安全保障,仍要各自承擔。因此,民族自覺,即維系民族國家存在的民族主義仍十分必要。在這個世界上,有些國家治理得較好,這在很大程度上在於民族的高度自覺、互信互愛和相互團結。可以說,一個民族如果沒有彼此信賴、緊密團結,那麼這個國家就缺乏魅力。

現代民族國家需要通過各種方式不斷促進、喚起公民對國家的歸屬意識、忠誠與熱愛。這種行動就是積極的民族主義。積極的民族主義讓法律內化為自覺。對於今天的中國來說,普及普通話和國民教育,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等,可以促進民族認同、國家認同。簡言之,對現階段的中國而言,積極的民族主義可以促進文明進步。▲(作者是日本杏林大學研究生院教授)

分享到: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

相關專題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