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人民網>>觀點>>正文

人民網評:引領新常態需重拳懲“懶”治“庸”

林亦辰

2015年04月14日09:27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手機看新聞

 土地批了,一直閑著﹔錢下發了,卻“趴”在賬上﹔項目批了,遲遲未見開工,這些“咄咄怪事”,如今在一些地方和部門,真實地存在。面對這樣的攔路虎和絆腳石,該如何整治?日前,李克強總理在長春主持召開東北三省經濟形勢座談會時,給出了答案:“對於忽視民生、為官不為的‘庸政’‘懶政’,要‘動刀子’、‘出重拳’、公開曝光,堅決追責!”

民之治亂在於上,國之安危在於政。應該來說,通過簡政放權的自我革命,歷經群眾路線的精神洗禮,大部分領導干部都意識到了,有為才能有位,有位必須有為。但也不可否認,的確還有一部分人仍然抱著“不求過得硬,隻求過得去”的為官態度,奉行“隻要不出事,寧願不做事”的從政“潛規則”,不敢擔責任,不願抓落實,對改革草草為之,對上級敷衍塞責,甚至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試想,大小官員,你不為,我不動,那經濟發展誰來抓?中央決策部署怎落實?全面深化改革從何談起?全面小康又從何推進?

狀態決定未來。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領導干部的狀態怎樣,將直接決定中央向人民作出的承諾能否兌現,也將直接決定我們以怎樣的姿態進入“十三五”。更為現實的是,經濟進入新常態后,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在哪裡?轉型升級的動力在何處?實際上,發展的壓力並沒有減輕,而是更重﹔各級政府肩上的任務也並不輕鬆,而是更加艱巨。在這樣的情況下,假如領導干部仍囿於一己之私,不顧大局,沒有擔當,那麼,適應新常態就無從談起,更別說引領新常態了。

其實,為官不為並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中央領導也曾多次強調,要嚴肅治理、堅決追責。然而,這一現象就如同割韭菜一樣,割了一茬又一茬,原因何在?從權力運行的角度來說,缺少制度剛性恐怕是一個重要原因。簡政放權后,政府哪些責任是必須保留的?文件印發后,各級政府該在多久內落實?落實的質量如何,是否有相應的監督管理?假如這些問題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地方政府手中就會有自由裁量權,就可以對落實打折扣,對上級搞變通。

從這個角度而言,懲“懶”治“庸”必須堅持破立結合的辯証法。一方面,鐵腕懲治,加大督察力度,對於不干事不作為的干部,堅決問責,一查到底,從嚴治理,絕不姑息。另一方面,建章立制,大力推進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的制定,以制度的約束,管住“任性”的權力。

古語有雲:“政如農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終。朝夕而行之,行無越思,如農之有畔。”古人尚能有此覺悟,作為“關鍵的少數”,各級領導干部又有什麼理由不擔起責任,積極作為,努力引領新常態,為中國號巨輪的破浪前行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呢?

分享到: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