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每日最新評論
人民網>>觀點>>正文

錢江晚報:京版“速激”,真相不應擦肩而過

魏英杰

2015年04月13日09:01  來源:錢江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京版“速激”,真相不應擦肩而過

  4月12日零時是賽車電影《速度與激情7》在中國大陸首映的時間。不無湊巧,北京幾乎同時上演了一出現實版“速度與激情”,所幸事故未造成人員死亡,僅一名女性乘客受輕傷。

  據當地媒體報道,事故發生在鳥巢附近的大屯路隧道,現場狀況慘烈,一輛綠色蘭博基尼車頭完全撞毀,一輛法拉利一側車門脫落。現場第一撞擊點距法拉利最后停靠的位置有百米遠,現場沒有看見剎車痕跡,百余米長的隔離欄全部被移平,隧道一側全是隔離欄以及車身碎片。這該是怎樣的場景,大家不妨感受一下。

  與網友紛紛指稱這是飆車導致的車禍不同,北京市交警部門初步通報的情況是,兩輛小客車在隧道東向行使過程中,“車輛與隧道牆壁和道路護欄發生碰撞”。通報隻字未提這兩輛小客車是否存在飆車(追逐競駕)情節,而且看起來連相撞都不存在,隻不過是車輛各自與隧道牆壁、護欄發生了親密“接吻”。此外,車主均否認在飆車,稱彼此不認識,事故是雨天路滑導致車輛失控。

  事實上,法律定義的飆車,指的是車輛互相追逐較勁。哪怕雙方車輛真的是“擦肩而過”,或者車主互相不認識,也都不是解除飆車疑雲的直接証據。按相關報道和網友披露的情況,這起事故仍存在若干值得進一步調查和厘清的地方。

  其一,車禍發生時雙方車輛時速多少?據悉,事故所在隧道限速60公裡,那麼肇事車輛得開多少時速才能移平百余米的護欄?按照警方事故登記表信息,這起車禍事故“造成路面污染150平方米”,很難想象,事故車輛若按照規定時速行駛,會造成如此大面積的破壞。

  其二,事故車輛究竟有沒有在飆車?雖然當事人否認雙方彼此認識,但有網友晒出兩輛車在多處的“親密”合影照,指出兩車屬於同一俱樂部。還有目擊者稱,事發前看到“這些車已經停在隧道裡,還有好些人,我覺得他們那會就在准備飆車”。對此,警方需要進一步調查,作出說明。

  其三,車輛是否存在改裝,駕駛人又是否涉嫌酒駕?這些問題,相關通報尚未回應。不過,從現場看,其中一輛車沒有號牌。相關手續是否完備,車輛改裝與否,理應有所解釋。據報道,警方已對駕駛人進行吹氣、抽血檢驗,相關檢驗報告也應一並公開。

  其四,事發地是否經常出現“飆車黨”活動?據公開報道,大屯路隧道是“飆車黨”常選擇的“凌晨賽點”,附近居民曾多次進行投訴。選擇城市道路乃至於隧道等危險路段進行飆車,這是一種非常惡劣的違法行為。對此,執法部門理當有所作為,而不能任由其“激情總在后半夜”。

  在城市機動車多如過江之鯽的當下,並不是每一起車禍都值得格外關注,哪怕是豪車扎堆的車禍,也不算罕見。這起車禍引起人們注意,不全在於車禍與電影“速激”同時“上演”,也不僅是因為事故車輛均為價值不菲的豪車。更重要的是,這場車禍引起了許多人對飆車等交通違法行為的聯想與回憶。

  幾年前發生在杭州的“70碼”事件,讓人們對飆車行為的危害印象深刻。在這起事件之后,國內法律首次對飆車行為作出清晰界定,並採取了相對嚴厲的懲罰措施。而北京這起事件,或可讓人看到對飆車行為進行處罰的現實執法困境。例如,若雙方否認互相認識,不承認存在“追逐競駕”情節,又該如何界定與處理?

  在這起事故中,車上人員與死神擦肩而過,這是值得慶幸的事情。但事故真相不容就此輕易放過。倘若回避上述追問,非但不能滿足人們的知情權,也不利於推動相關法律的有力實施。

分享到: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

相關專題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