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人民網>>觀點>>正文

人民日報評論員兩會觀察:兩會“熱句”刻錄行進中國

李浩燃

2015年03月16日03:5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當“群眾”與“獲得感”聯結在了一起,當“權力”與“不可任性”形成固定搭配,折射出的,是對人民群眾關切、期盼的重視,是對執政者監督、約束的強化

“語言是思想的直接現實”。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一些引來廣泛共鳴的“熱句”,承載著公眾的期盼、凝聚著社會的共識,讓人感受到中國發展的潮涌脈動。

兩會前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要“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提請代表審議時,“有權不可任性”的表述贏得高分貝掌聲。代表委員們共商國是、建言獻策,往往能讓人感受到這兩個“熱句”的情感與溫度。

越關注群眾“獲得感”,參政議政就越有針對性。改革工資制度、下調社保費率、保障教育公平……一個個民生熱點,成為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延遲退休、提高養老金、稅收法定……一系列民生政策,在討論互動中形成共識。以切身利益的保障,以公平正義的實現,以環境質量的改善,以政風社風的淨化,讓公眾共享發展的成果,回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從這個意義上說,今年的兩會本身就開得很有“獲得感”。

而“任性”一詞以網絡流行語身份登堂入室,成為主流政治話語,也折射著對於治理方式、執政之道的思考。今年兩會,一個重要議程就是立法法的修訂。這部“管法的法”與時俱進,那些想“任性”的權力之手必將被更有力地束縛住。在全面依法治國的語境下,要想有效削減權力任性的空間,關鍵還是得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領導干部惟有更加敬畏權力、強化自我規約,“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腦中常謀富民之策”,才能自覺做到不任性,並通過扎扎實實的務實舉措,讓群眾積澱更多的獲得感。

當“群眾”與“獲得感”聯結在了一起,當“權力”與“不可任性”形成固定搭配,折射出的,是對人民群眾關切、期盼的重視,是對執政者監督、約束的強化。一言以蔽之,是對“權利”與“權力”關系問題的回答。事實上,更加注重百姓感受、更加規約官員權力,也正是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傳遞出的鮮明執政理念。

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六次下團組參加審議,把脈問題、聚焦發展,為工作拎出主線、劃定重點。從“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堅戰”,到“扶貧先扶智,絕不能讓貧困家庭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堅決阻止貧困代際傳遞”,再到“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談扶貧、話“三農”、講教育、促環保,著眼的是全面小康、深化改革,關注的正是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而要求“各級黨政機關和每一位領導干部、每一位工作人員都要增強法治觀念、法律意識”,宣示“下大氣力拔‘爛樹’、治‘病樹’、正‘歪樹’”,強調“全方位扎緊制度籠子,更多用制度治黨、管權、治吏”,重法治、抓作風、建制度,著眼的是依法治國、從嚴治黨,關注的正是管住隨時可能任性的權力。從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全面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實現全面小康的“十三五”規劃醞釀之年的角度來觀照,我們就更能理解這樣的“兩會好聲音”。

兩會圓滿落幕,疾馳的中國號列車已駛入嶄新歷史區間。春天是播種希望的季節,兩會播下的種子,孕育著累累碩果。而兩會的“熱句”,已經形成春天的交響,讓人聽見更美好的未來一步步走近的聲音。

 

《 人民日報 》( 2015年03月16日 05 版)

分享到:
(責編:王吉全、文鬆輝)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