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人民網>>觀點>>正文

每日電訊:讓忠誠干淨擔當的干部施展抱負陽光“升官”

李洪磊

2015年03月13日09:51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手機看新聞

全國人大代表、著名作家二月河說,當下的一些公務員“想升官”並不丟人,但是不能想發財。而做官的第一個層次應把自己的職務官銜和人民、國家、民族的利益聯系在一起。(3月12日《新京報》)

二月河說的說,跟干部素養、為官觀念有關。廣大干部是協調推進“四個全面”落實的主要執行者,因此,能否切實加強作風建設、提高干部素養,打造一支忠誠、干淨、擔當的過硬干部隊伍,是不可忽視的重要一著。干部素養是一個立體化的概念,但“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及時澄清關於為官的一些錯誤認知十分重要。通過解析干部在公共生活中的角色,應該能為引導干部樹立正確為官觀念提供一種可能。

在社會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每一個個體都可以有不同的人生追求,並且通過達成追求來獲得一種滿足感。這種滿足感,因人而異,因職業而異。對廣大干部來說,“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必然決定了其追求要建立在兢兢業業的公共服務之上。通過盡職盡責、清正廉潔的工作,廣大干部才能獲得群眾認可,自己才能真正收獲成就感,而這也才是“想升官”的基本立足點和前提。

在一個健康有序的晉升環境中,憑借廉潔高效的工作,一名忠誠、干淨、擔當的干部通過合法合理的晉升渠道“升官”,是無可厚非的。於干部個人而言,“升官”是因其之前的工作得到了群眾認可,可以收獲“滿滿的幸福”。這種滿足感,與文學家想寫出更好的作品並無二致,所以,全國人大代表二月河才會說,當下的一些公務員“想升官”並不丟人。

而對公共生活而言,如果一個干實事、能干事的干部能得以“升官”,也有利於干部將其成功經驗在更高層次上推廣,從而能夠更好地為群眾服務,有益於公共生活進一步完善。這個角度,也能契合到政府工作報告所提出的“對實績突出的,要大力褒獎﹔對工作不力的,要約談誡勉﹔對為官不為、懶政怠政的,要公開曝光、堅決追究責任。”

毋庸諱言,中國確實有著流行幾千年、亟須打破的“官本位”意識。在“官本位”意識的影響下,治理者極有可能將權力“私有化”牟取豐厚的物質利益,從而導致“風不清、氣不正”的各種腐敗亂象——所以,人們才會把“升官”和“發財”並列,才會有“十年干事圖干祿,千裡為官隻為財”的嘲諷。

“為官發財,應當兩道。”當前,如果把“升官”與“發財”並列,會嚴重割裂廣大干部與服務群眾和公共生活的正常關系。在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石上,“權為民所賦,權為民所用”是一條最基本的權力觀。由此觀之,由於極強的公共服務屬性,作為一種職業,干部或公職人員要謀的是為人民服務之道,而不是自己的“發財之道”。

也需要認識到,作為社會中的一分子,干部同樣有保障基本生活、照顧家庭和子女等要求。這些合理要求,是無法也不該忽視的人之常情。因此,保証其基本生活,通過廣泛合理論証,適時適量提高待遇,與更好地服務群眾和公共生活並不沖突。

曾有學者指出,干部這一職業在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條件下,是一個奉獻多於索取、辛辛苦苦的崗位,事關黨和國家事業長遠發展,事關人民群眾根本利益。正因如此,“當官就不要想發財、想發財就不要去做官”的教誨值得每一名干部反躬自省。

分享到: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

相關專題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