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人民網>>觀點>>正文

人民日報鐘聲:舉世贊嘆中國法治決心和定力

2015年03月13日04:2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開局之年,國際社會透過“兩會之窗”高度關注中國法治進程的最新動向:《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迎來頒布15年來的首次修改,修正案草案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推進反腐敗國家立法將提上全國人大2015年的重點工作計劃﹔草案已經過二審的中國首部《反恐怖主義法》呼之欲出……

中國“四個全面”的世界意義非同尋常。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三大戰略舉措並進,有力推動中國向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邁進。站在世界的角度來看,中國這個大塊頭體魄更加強健,國際影響力進一步增強。

拒絕諱疾忌醫、抱殘守缺,力舉“利民萌便眾庶之道”,中國提升法治建設水平和制度創設能力,不僅內聚民力、外樹形象,而且為永續發展注入不竭動力。新加坡學者鄭永年指出,今天中國的法治建設,於國家、於社會都是一種互贏的局面。肯尼亞美國國際大學學者馬查裡亞·穆內內認為,推進依法治國將會加速政府治理現代化進程,中國的國際形象也將得到大幅提高,使外界對華投資信心進一步加強。英國《經濟學家》文章看到,中國作出全面依法治國的抉擇,是對中國的未來發展具有深遠意義的重大舉措。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令世界矚目的是,中國從本國國情出發,開拓著人類歷史上獨特的法治之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之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抱著開放的態度,慎對傳統的與外來的,明辨精華與糟粕,清醒地認識到中國隻能走自己的道路。可謂“因道全法”“法與時轉則治,治與世宜則有功”。

中國同世界各國加強溝通協作,將反腐敗國際合作這張“天羅地網”織得更密。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紛紛明確表態,願與中方共同打擊跨國腐敗犯罪,不僅承諾不讓本國成為腐敗分子和腐敗資金的避風港,而且同意在追逃追贓個案調查等方面同中國加強合作。

去年在海外開展的“獵狐行動”有力維護了中國法律的尊嚴和社會正義,共從69個國家和地區成功抓獲外逃經濟犯罪人員680名。其中,緝捕歸案290名,投案自首390名。中國還同有關國家完成了11項引渡條約和刑事司法協助條約談判,使這兩類條約總數達到91項,實現了“各大洲的全覆蓋”。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發表《北京反腐敗宣言》,建立了亞太經合組織反腐敗執法合作網絡。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核准《2015—2016年二十國集團反腐敗行動計劃》,加入了“加強司法互助,返還腐敗資產,拒絕為腐敗官員提供避罪港”的內容。

“反腐敗永遠在路上,國際追逃追贓也決不會鬆懈。”中國外長在兩會期間對世界的宣示引人注目。“中國的反腐力度之大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和歡迎”“依法治國前景樂觀,意味著法治將為經濟發展保駕護航”,來自美國大西洋理事會主席、美國前駐華大使洪博培的感受頗具代表性。

法治的力度和效果,歷來是衡量一個國家、一個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准。今日中國所展示的堅定的法治決心和充沛的法治定力,從一個重要方面向世界証明,奔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的腳步穩健堅實。

分享到:
(責編:袁勃、文鬆輝)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