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人民網>>觀點>>正文

建中國慕課,樹中國人的底氣與骨氣

王登峰

2015年02月03日09:25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手機看新聞

這是一個天涯若比鄰的時代。

這是一個正在全球化的時代。

無論你願不願意、承認不承認,這就是現實。每個人要學習什麼、欣賞什麼,一方面你可以自由選擇,另一個視角看,也不容你選擇:你隻能在別人提供給你的材料中去選,而“別人的提供”可能是“別人”精心挑選的,你無法選擇!在“全球化”浪潮下,如果在“供給方”沒有自己民族的東西,這些寶貴的民族文化將不可避免地被稀釋、消化掉。從人類學的角度看,隻有保持每個民族、每種藝術的個性化存在、繁衍、發展,我們的世界才不會單調,我們的生活才會更絢爛多彩。如何在全球化的思潮中,堅守每個民族文化的獨特性?在全球化的大潮中,誰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負責?這是個非常宏大而深刻的問題。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了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全國規劃了336項綜合改革的課題,涉及到教育的有9項,其中一項就是改進美學教育。眾所周知,美學教育是公民教育和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藝術素養也與一個人的創造力緊密相關。美學教育的目標是要提高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它更深層的目標是要成為中華民族創新、創造力的源泉!這就要求我們重新界定美學教育的內涵。提高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必然涉及到音樂、美術、舞蹈、繪畫、戲劇,同時也可能包括在歷史、地理、科技、思想品德和數理化的教育中,藝術與美處處都有,美學教育要伴隨著孩子們成長的各階段,去啟發孩子們,幫助他們擁有一顆愛美的心靈、修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美育教學在中小學階段以前的做法是通過掌握一兩個藝術特長完成、在大學階段通過選修一些課程體系、參加一些社團來完成,這種延續了多年的傳統美育教學效果差強人意,我們今天期待效果更好,那麼,有兩個瓶頸問題必須解決:中國人口眾多,發展不均衡,第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改善優質教育資源稀缺的客觀現實?所以第二個問題是如何提升整個美育的教學理念、改善教學方法,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即使發達地區,擁有傳統意義上的優質教育資源,也未必適合互聯網環境中長大的新一代,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方法單一的問題不容回避。如果教學方法與學生不匹配,即使老院士做報告,學生們也照樣睡覺,去年人民大會堂那一幕耐人思考。

現在中小學美術教育中畫的石膏像沒有一個是中國人,所以我們的孩子畫出來的沒有中國線條﹔現在大學的心理學教育裡面,講的都是西方心理學,黑格爾、弗洛伊德這些西方聖賢大師,東方的心理學有多少瑰寶、多少偉人思想,不為自己知、不為世界知,很遺憾。心理學如此、數學如此、物理也如此,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怎麼辦呢?今天,慕課絕對是我們的機會!運用慕課這樣的一個帶有共產主義價值理念的高等教育方法,讓精英教育有可能變成公共教育、大眾教育!在我看來,它將有非常強的生命力,這絕對是我們的機會。我們可以把大師們動員起來,集大成的開設為美育教學所用的中國慕課,實現今天所有中國學生、全中國、甚至全球的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我們要講中國繪畫、中國音樂、中國舞蹈,也可以講西洋音樂、西洋油畫、西洋藝術﹔我們一定要講中華民族的審美,也可以講世界各民族的審美。全球化思潮的今天,我們的教育不止要擔負適應全球化的人才培養,更要牢記發揚民族特色、傳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東西部聯盟的軍事理論慕課實踐中,我們發現很多高校學生都願意去學,這是因為中國高校名師與中國著名將軍的聯合,這些優質教學資源精彩的演繹了中國視角、中國力量、中國精神﹔同時也因為這種新的教學形式更適應學校和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讓學校和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將來我們的中小學,能不能也讓他們在這個平台上展示、建設、應用,沒准也會得到眾多青少年的喜愛和擁護,這樣一來我們的民族文化就會活躍起來,有希望很好地傳承下去。

習主席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講過:“好的文藝作品就應該像藍天上的陽光、春季裡的清風一樣……,引導人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我想這也應該是我們的國防教育、藝術教育、體育教育的目標,也是我們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的目標,樹立起做中國人的底氣和骨氣。這個底氣和骨氣怎麼來?如果在整個高等教育裡,任何最先進的科技和中國人、中華民族都沒有任何關系,底氣何來?什麼都不如人家,又怎麼會有骨氣?隻有把民族最優秀的東西讓學生真正去學到、了解到才有可能。

現在東西部高校課程共享聯盟已經在積極行動了,北大、復旦、國防大學及軍方的專家們都做作了勇敢而高水平的嘗試,智慧樹網也証明了市場化、專業化服務的巨大價值,我們正在做的恰恰是“為往聖續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一項極有價值的工作,這些實踐和效果讓我們感受到了信心、加強了信念。高等教育、高科技企業應聯合起來致力把民族最好的東西傳承下去,把世界上最先進的東西學過來,這樣就可能會實現創新的教育、科學地教育、傳承文化的教育、民族自信心的教育。我想,在做中國慕課的時候,我們也需要探索一種官方和學術界、企業界密切配合的新模式,共同協作才能把這件事情做好。

(王登峰,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北京大學心理學教授、博導。此文為作者在中西部高效聯盟共享課程研討會上的發言,根據錄音整理)

分享到: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

相關專題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