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人民網>>觀點>>正文

觀點1+1

每年“人流”1300萬,墮胎是兒戲?

蔣萌

2015年01月27日15:26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手機看新聞

深圳警察“吃娃娃魚揍記者”是啥心理?

背景 :1月21日晚,深圳市公安局退休人員王鷹航邀請原單位同事在酒樓用餐吃娃娃魚,《南方都市報》三名記者暗訪,與現場人員發生沖突。昨日,深圳方面對14名涉嫌違反相關規定的公安民警予以停止執行職務,接受組織調查。對涉嫌違紀的東深公安分局局長王遠平予以立案調查。

華商報發表周明華的觀點:據稱,這頓飯源於一名退休公安“偶遇”當年的屬下,於是28人便到高檔酒樓裡“酌聊”,最后是組織牽頭人買單。與席人員自帶了兩大箱花雕酒,一名參與飯局者的老鄉在貴州養殖的娃娃魚,跨省而至,據說是成本價買來的。如果是偶遇,不可能瞬間用對講機喚來這麼多人相聚,娃娃魚可能還在空運的天空中飛翔,兩大箱美酒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運抵這家酒樓,參與飯局的每人一袋水庫鮮魚更不會准備好。事實上,當晚事發酒樓前台一負責人稱,此類飯局以往都是“東深”(音)的李總(音)來買單。顯然,這次豪門宴更像是經過精心策劃和准備好的,飯局的外面還有便衣守護。這樣的大吃大喝,是頂風違紀違規。即使不是公款吃喝,也存在將賬單甩給轄區企業報銷之嫌。何況,娃娃魚屬於國家二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不是想吃就吃的。

新京報發表楊耕身的觀點:記者聽到V888包房內傳出一男子的說話聲,“我請吃飯,在我的地盤上,我今天為什麼安排在這裡,一個就是說,有特色,一個要在我能夠掌握到的范圍內,因為這裡安全。”這段話,訴說的不是設局者的謹慎,而恰恰是對“我的地盤”的豪邁與自許。如果說,那種言必稱“我的”現象,實乃一種“土皇帝心理”,那麼一些警察看似豪壯的“我的地盤”之說,則更近乎一種“黑社會心理”,即以權力為勢力,以轄區為資源,對警察之天職公然違反,對監管之條令公然對抗。這樣的一種心理,自然是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相距十萬八千裡。整風與反腐也應該著眼於,如何解決一些公權力者心目中根深蒂固的特權意識。

小蔣隨想:上海外灘跨年夜踩踏事件發生時,黃浦區一幫領導卻在高級餐廳吃大餐﹔深圳這些警察在酒樓大吃娃娃魚,還派人在外面守衛。這些丑聞都發生在近期,而且處於中央八項規定嚴管、諸多違規違紀者被懲處、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背景下。這說明,一些人依然沒把廉潔自律放在眼裡,仍有“我的地盤我做主、老子就是法”心理。在違規行為被曝光與調查時,權力“牛氣”又會轉變為“吃點宵夜”“偶遇、成本價、自行買單”等輕描淡寫。敢做不敢當,既不爺們,又耍無賴,毫無節操。理解了這些,也能從一個側面理解群眾眼中的一些公務員形象何以不佳。所以,對於某些權力者一時的收斂張狂,群眾還要以觀后效。一面是法治、民主、監督已成新常態,另一面是權力傲慢、霸氣、囂張的根深蒂固,二者的對壘與博弈仍將繼續。

每年“人流”1300萬,墮胎是兒戲?

背景 :媒體報道,近年來我國人流低齡化趨勢非常明顯。國家人口計生委科學技術研究所2013年發布的一組數據顯示,我國每年人工流產多達1300萬人次。其中,25歲以下的女性約佔一半以上。大學生甚至成為人工流產的“主力軍”。

新京報發表楊子實的觀點:從數據來看,今天的人們,似乎越來越不拿人工流產當回事了。人流低齡化跟青少年性教育的缺失有很大的關系。現在,我國大部分家庭對青少年的性教育偏向於守貞教育,採取對青少年單純禁止的方法,效果十分有限。“無痛人流”廣告無處不在,有小學生看到填空題“( )的人流”時,竟然不假思索地填寫了“無痛”二字。這些看似笑話的新聞事件已經表明,“人流”一詞在小學生頭腦中已經沒有什麼了不得了。再加上遍布城鄉的計生口號,如“一人超生,全村結扎!”“寧可血流成河,不准超生一個!” “一胎生,二胎扎,三胎四胎刮刮刮!”更讓人們覺得,墮胎人流,稀鬆平常,就像理個發洗個澡一樣,算不得什麼。這樣的計生標語難免讓青少年從小“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成人拿人流當兒戲,青少年們又怎麼能重視起來呢?

小蔣隨想:本質上,人流墮胎是對生命的扼殺。一些人對人流持無所謂的態度,其實是對生命缺乏基本的敬畏。有人可能會將矛頭指向計劃生育。實際情況是,人口爆炸的危險無需贅言,計劃生育的重點在於合理有效避孕,計生本身並無過錯。值得反思的是,當計生異化為死命令性的考核指標,“超生游擊隊”又千方百計地“生生不息”,人既被視為冰冷的數字,又被當成“延續香火”的工具。此時,人的本屬性、人性的崇高卻在不知不覺中被淡化,人流成為“解決麻煩”、“完成指標”的手段。人流眾多的背后還折射出低齡性行為、不安全性行為、縱欲亂交、未婚先孕等社會問題。食色性也,但人還有道德、良知、責任,縱欲的后果隻能是傷人害己。

 

 

 

 

 

小蔣的話:大家好,我是小蔣。國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鮮事。你評,我評,眾人評,百花齊放任君看。觀點各有不同,角度各有側重,隻要我們尊重客觀、理性公正。

 

 

分享到: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

相關專題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