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民生觀:最好能有“下回分解”

朱  磊

2014年10月13日09:0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乘客在飛機上抽煙,新聞報出后已過了一個多月,上網一搜發現,當事各方沉默了,后續報道也沒了,此事不該如此畫上句號     

  一個多月前,成都至北京中聯航KN5216航班上,機艙內有乘客吸煙被空中安全員發現。隨后因天氣原因,飛機備降太原機場,又有幾名乘客在飛機艙門邊吸煙被其他乘客發現。有乘客提出重新安檢,但遭到機組人員拒絕。隨后,有的乘客要求賠償,有的乘客甚至提出要對簿公堂。

  距離報道已經過去一個多月,筆者想看看最新進展,上網一搜卻發現,當事各方沉默了,后續報道也沒了。

  這事不應該就此畫上句號,原因很簡單:

  飛機上抽煙不僅僅違反了航空安全法,也讓很多人對於航空安全管控的嚴密性與可靠性產生懷疑。想想,當飛行在萬米高空,身家性命系於機組人員的情況下,一根小小的火柴和香煙,后面會衍生出多少可能性?想到這裡,筆者不由聯想到當年大連空難時,可燃液體被別有用心者帶上飛機后導致的悲劇,不覺一身冷汗。雖然事件可能沒有這麼嚴重,但是關系到乘客的生命財產安全問題,航空公司簡單一筆帶過,豈能讓大眾安心?

  沒有后續聲音,可能是還在調查中,這倒可以理解。有時候,搞清楚一件事,需要時間、需要程序,應該有點耐心。筆者撰此文,旨在做個提醒:涉事的抽煙者及相關機組人員,航空公司有何處理?別忘了給個說法﹔被侵犯了權利的乘客,既然已經通過媒體發聲,並且提出將來要走訴訟程序,那麼,目前事態進展如何,航空公司及相關管理部門,應該及時給個反饋。

  抽煙事小,安全事大,希望當事方能夠坦誠和公開,拿出積極處理問題的態度和勇氣,把此事當作切實提高安全系數的契機。

  此外,在新聞傳播上,也有一個關注度遞減的現象。熱點事件初發,新聞性最強,大眾關心,媒體也有關注的激情。等報過一陣兒了,后續解決沒有、怎麼解決的,有戲劇性的結果還好,如果沒有,媒體的積極性就不高了。沒有“奇觀”效應,不等於沒有社會價值。希望媒體繼續追問、持續關注,推動問題的解決。

  聽評書時,常有一句話:要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我希望,關乎公共利益的熱點新聞報出來后,最好還能有“下回分解”。


  《 人民日報 》( 2014年10月13日 14 版)

分享到:
(責編:王倩、文鬆輝)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