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庫出來的生豬蹄干癟瘦小泛黃,為何到了市場上就變得又白又胖,白裡透紅?北京朝來萬通農貿綜合批發市場肉類大廳內,有很多攤點銷售這樣光鮮白嫩的豬蹄,有商販稱,這類豬蹄是加工點通過“藥水”浸泡而來。記者將樣品送交第三方機構檢測發現,多個攤位的樣品殘留雙氧水和工業火鹼。(據9月9日《新京報》)
一直以為菜場裡那些肥大白嫩的豬蹄,都是可口美味的優質品,而看罷媒體的曝光才發現,原來“美白豬蹄”都是用化學品炮制出來的。外表看上去光鮮白嫩非常誘人,實際上卻含有強腐蝕性、致癌物質等,食用后對人體的危害非常大,嚴重甚至會致人死亡。
販賣“美白豬蹄”的商販自己都不敢吃,卻居然敢銷售給消費者,一隻經過“美白化妝”的豬蹄價格,要比普通豬蹄多賺2元錢,動輒就是數百斤乃至上千斤的銷量,利潤非常可觀。制售問題食品的商家,早已背棄了最基本的誠實信用,妄圖通過弄虛作假賺“黑心錢”牟利,對於此等喪失道德良心,一味鑽進錢眼裡的商家,絕對不可姑息,理應依法予以嚴懲。
“美白豬蹄”賺得乃是名副其實的“黑心錢”,不法商販明知炮制豬蹄的化學品有毒,食用后會危害身體健康,卻在利益的誘惑下蒙蔽良心,甘冒法律風險制售有毒豬蹄。恰值政府嚴厲打擊食品安全問題,出台各項整治措施,並修訂了相關法律,對嚴重違法者處以嚴懲,納入“黑名單”之列,將來都不得從事食品行業,此時還敢公開制售問題食品,真正是要在刀口舔血了。
目前食品安全問題頻頻爆發,幾乎波及到所有食品領域,而涉案者既有國際性跨國公司,也有隱藏在街巷裡的小作坊,消費者已失去了安全感,每天都戰戰兢兢,生怕不小心中招了。雖然當前社會經濟發展較快,商品物質越來越豐富,民眾可以消費支配的收入也越來越多,卻越來越難以放心消費購物,特別是在飲食方面,花錢也未必能夠買到安全食品。而且,許多問題食品並非才出現的,乃是一再被媒體曝光、監管部門整治,卻依然屢禁不絕,成為長期困擾民眾的煩惱。
“美白豬蹄”只是諸多問題食品中的一種,雖然涉案者已被警方控制,案件還在繼續偵破,違法者也必將受到法律懲罰,但民眾並未因此而欣慰,反倒有背后冒冷汗的感覺,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事件,何時才是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