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少林寺無形資產管理部門招聘媒體總監和公眾號主編的啟事,收到將近300份簡歷,其中包括大批海歸和傳統媒體人,也引來了網友的各種吐槽。
這次少林寺的招聘,要求其實並不低。文字功底扎實,兼具英文溝通經驗,有新媒體實戰、組織、運營經驗,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一定認知和踐行力,這些要求不是一般人能夠勝任的。而且,“為少林寺工作,必須耐得住寂寞”,可即使這樣,在兩天多的時間內就收到了近300份簡歷,不僅有大學應屆生,還有入行多年的媒體人以及在商場上奮戰的人。
招媒體總監發生在少林寺身上,看似奇怪,實則不怪。對少林寺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相對於一些機構和人士千方百計“求頭條”,少林寺可是經常“上頭條”,有關少林寺的新聞隔三岔五地出來,擠進公眾的視線裡。而且少林寺很會領一時風氣之先,在很多方面都很“潮”。比如說少林寺既建有官網,也辦有雜志,而且經常到世界各地宣傳少林文化、中國文化。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個移動互聯網時代,少林寺想到利用新媒體,是創新思維的體現。
並不否認,這些年來少林寺“上頭條”太多,圍繞少林寺的爭議也不少。但無論怎麼看待少林寺,都不能否認少林寺是很接地氣的,甚至可以說,少林寺是有互聯網思維的。想想看,現實中很多商業性公司都沒有想到玩新媒體,少林寺已經開始招媒體總監了,這不是互聯網思維是什麼?少林文化屬於傳統文化,而這種互聯網思維對於弘揚傳統文化顯然是十分重要的。
在歲月的長河裡,我們有著燦若星河的傳統文化。並不排除文化也是有生命的,有些文化可能跟不上時代的腳步,從而逐漸被淘汰﹔有些即使活下來了,也是步履艱難。不是所有的傳統文化都能盛放在春天裡,但也確實有許多傳統文化有市場有生命,只是被人為埋沒了。移動互聯網帶來的是一種“全影響”,幾乎沒有領域能夠置身事外,傳統文化同樣會面臨“新常態”。這一背景下,是不是都需要公開招聘媒體總監暫且不論,但具有互聯網思維,學會運用新技術新手段,在世界平台展示自己、展開競爭,卻是十分必要的。
少林寺以硬功夫聞名,互聯網思維是新的“少林硬功夫”,這一點也是值得其他傳統文化乃至更廣泛的商業機構學習的。不管最終成效怎樣,最起碼,“少林寺打算借助新媒體平台,以少林文化遺產、少林藥局和禪修中心為依托,宣傳從佛教教義到功夫、醫學和禮儀等方面的內容”,思路是正確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即使從宣傳效果上講,這一次少林寺“上頭條”,如果置換成廣告費的話,需要多少?
連少林寺都有了互聯網思維,都想到經營新媒體,都能夠招聘媒體總監,你還能坐得住嗎?有人講,具有強大整合能力的媒體人員將是未來就業市場的新寵,指向的也正是這裡。應該相信,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到來,互聯網思維將會成為更多行業更多人員的“硬功夫”。 喬杉(江蘇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