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李陽在自己的微博裡發布了皈依佛門的消息。並透露,自己非常喜歡釋永信大師。李陽說,他於7月26日正式皈依佛門,師從釋永信大師,后者不僅親自為自己主場了皈依儀式,還贈送了一些佛教方面的書籍給他。(《北京青年報》2014年7月29日)
一個人的行為與他的固有印象之間反差越大,其對人們心靈所產生的震撼就越強烈,同時,被人接收、認可並獲得信任的程度也會越微弱。這一點,對普通人適用,對名人尤為如此。
因此,看了李陽皈依佛門的消息,大多數網友的第一反應是吃驚,之后是不敢相信、不願相信。這也難怪,一個在常人眼裡經常做出異常舉動,有時甚至還有點瘋狂的人,突然間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皈依佛門,研讀經書,怎麼能不讓人疑竇叢生。但有的網友對此事的認識也許更為深刻:常言道,物極必反。從瘋狂到平靜是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李陽的舉動也許正好為這一規律添加了一個生動的注腳。
其實,皈依佛教與出家不是同一種意思。出家是指當了和尚或尼姑,成了出家人。而皈依佛門則僅僅是象征性地成了佛教信徒的一種儀式,想出家的話,必須要先皈依佛門方可。皈依佛門是學佛修行的開始,代表著你正式成為佛的弟子,學習佛法。
說起皈依佛門的目的,李陽表示,是為了讓少林寺弟子能更好地與世界通用語言接軌,願為少林慈幼院僧眾進行英語培訓,使之能在傳承發展少林文化中起到良好推動作用。
在一個價值多元化的社會,每個人都有信仰的自由。在這個意義上,其實我們都無權對李陽的選擇多加置喙。但鑒於李陽曾經的一些諸如帶領員工加入安利、高調家暴、長期拖欠員工工資、不兌現承諾的獎金等等並不讓人放心的舉動,人們對他這次皈依佛門的初衷心生疑惑,擔心會不會又是一次吸引世人眼球的噱頭,也在情理之中。
但願這次李陽真的能拋開雜念,靜心悟道,同時用自己英語的優勢,為提高眾生的英語水平,傳播少林文化做出積極貢獻,千萬不要耐不住寂寞,凡心涌動,讓“瘋狂英語”時代的一些世俗做派侵染佛門聖地,再次貽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