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習主席“信息主權不容侵犯”互聯網安全觀響徹世界

殷建光

2014年07月18日09:57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手機看新聞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巴西國會發表題為《弘揚傳統友好共譜合作新篇》的演講。習主席指出,當今世界,互聯網發展對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戰,必須認真應對。雖然互聯網具有高度全球化的特征,但每一個國家在信息領域的主權權益都不應受到侵犯,互聯網技術再發展也不能侵犯他國的信息主權。在信息領域沒有雙重標准,各國都有權維護自己的信息安全,不能一個國家安全而其他國家不安全,一部分國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國家不安全,更不能犧牲別國安全謀求自身所謂絕對安全。國際社會要本著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原則,通過積極有效的國際合作,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7月18日人民日報)

習主席演講提出的“信息主權不容侵犯”互聯網信息安全觀主張和“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立足世界放眼全球與未來,針對性強包容度高,彰顯出大國領導人的恢宏氣度和平等精神,即是與全球分享“中國智慧”的互聯網現代治理理念,也符合各國利益,必然會成為國際互聯網治理的全球新規范。

首先,習主席提出了信息主權不容侵犯的觀點。每一個國家在信息領域的主權權益都不應受到侵犯,互聯網技術再發展也不能侵犯他國的信息主權。信息主權是互聯網時代國家主權的重要內容之一,這是對國家主權思想的思想發展,也是對世界各國的提醒,無論你的技術如何先進、領先都不能肆意侵擾他國,信息主權不容侵犯,網絡時代必須尊重信息主權。

其次,習主席提出了互聯網時代的國家擔當。互聯網時代的世界各國,在信息領域沒有雙重標准,各國都有權維護自己的信息安全。習主席針對當前互聯網時代的信息安全形勢提出,不能一個國家安全而其他國家不安全,一部分國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國家不安全,更不能犧牲別國安全謀求自身所謂絕對安全。可謂一針見血,體現了任何一個國家在信息時代應該有的國際擔當和該遵守的規則,這是中國作為大國對世界信息安全思想的重要貢獻。

第三,習主席提出了網絡時代的國際信息合作的基本框架。國際社會要本著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原則,通過積極有效的國際合作,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和平是人類共同的主題,安全是每個國家的保障,開放是發展的基礎,合作是共贏的關鍵,互聯網時代,每個國家是自己的,也是世界的,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網絡空間框架,才能取得共贏。

第四,習主席提出了如何治理國際互聯網的基本體系。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這是針對當前互聯網實際情況提出的具體策略,多邊就是要共同合作、對話,民主就是要尊重每個國家的權益和選擇,透明就是要公開公正別搞“竊聽風波”,隻有這樣,所有的國家才能平等共享互聯網時代的福利,創造出更加美好的和平世界。

何為大國?大國不是霸權,大國也不是世界警察,監聽全球還顛倒黑白﹔大國不僅是國土大,更是對世界和平的責任大,大國要為世界和平,為世界發展,為世界幸福作出更多的貢獻,奉獻更多的智慧。正如習主席在巴西提出的互聯網時代信息安全觀,體現出的正是中國對國際互聯網治理與世界信息安全的的世界擔當與責任。

 

分享到:
(責編:王倩、文鬆輝)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