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工人日報:堵漏克難,合力打擊網絡詐騙

郭振綱

2014年07月11日09:42    來源:工人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社評】堵漏克難,合力打擊網絡詐騙

  網絡詐騙給消費者上了一堂教育課,給互聯網平台上了一堂法制課,也給管理者執法者上了一堂技術課。隻要我們堵漏克難,不斷完善互聯網管理制度、提升互聯網防范技術、改進相關機制和程序,合力打擊網絡詐騙將不是一件無法企及的難事。

  據《人民日報》7月9日報道,近年來,基於來勢猛、范圍廣、危害大的特點,網絡詐騙讓不少群眾蒙受損失。《中國網民權益保護調查報告(2013)》指出,在過去一年裡,23.4%的網民損失在100元~300元之間﹔有13.4%的網民損失在600元以上。而來自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等部門聯合發布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間,全國超過6000萬網民因網絡詐騙損失300多億元,有三成網購消費者遭遇詐騙網站。網絡詐騙已成為侵害消費者利益的主要方式,危害市場秩序的主要“毒瘤”。

  “您的信用卡欠費”,“猜猜我是誰”……一條條看似普通的銀行提醒短信、一通朋友間的玩笑電話,在騙子的精心設計下卻變得危機四伏。網絡購物在給消費者帶來便捷的同時,也隱藏著巨大風險。盡管有關部門不斷加大打擊力度,但網絡詐騙依然頻頻發生。對此,簡單地批評消費者、質疑管理者、詬病執法者都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而應該從深層剖析問題,理性找出堵漏克難的治本之策來。

  縱觀網絡詐騙案件發生的原因,不難發現其與如下幾個因素存在一定關聯:其一,技術防范手段滯后。網絡詐騙違法犯罪分子不斷更新技術,消費者難以有效識別﹔其二,消費者自我防范意識差。一些網購者為了些許“好處”,自願“中招”﹔其三,受害者維權意識弱。對涉及金額不大的案件,擔心浪費時間、精力、金錢而選擇不報案﹔其四,立案標准高。網絡詐騙受害者分散,尤其對詐騙金額不大的案件,達不到立案標准,公安機關無法立案﹔其五,受害者掌握的信息少,証據保全難。不少受害者隻知道詐騙者提供的銀行賬號或QQ號,對破案幫助不大﹔其六,網絡詐騙犯罪分子多租用國外的服務器,一些互聯網平台不加審查提供鏈接,導致消費者無法向詐騙者索賠。

  上述原因,有的暴露出我國互聯網平台管理制度還未跟上技術進步的節奏。比如,當前的互聯網詐騙呈現跨國界、組織化、產業鏈的特點,多數服務器都在國外,對詐騙的直接實施者鞭長莫及,對提供鏈接的間接支持者沒有確立連帶處罰機制,導致一些互聯網平台或為了利益,隨意提供鏈接,或缺乏責任意識,不加阻截。有的反映出消費者自我保護能力不足,或過於輕信網絡信息而不加甄別,或過於在意網購的利益而不加選擇。有的折射出管理和執法不適應互聯網的特點。比如,立案標准沿用普通詐騙案件的標准,偵查偏重於事后,不舉報不受理意識濃厚,對事前的阻斷和証據保全不夠重視。

  網絡詐騙給消費者上了一堂教育課,給互聯網平台上了一堂法制課,也給管理者執法者上了一堂技術課。網絡詐騙的漏洞和難點,為我國完善互聯網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為網購者提供了預防的經驗。網絡詐騙的立案難、偵查難給有關部門完善相關法律制度提供了具體路徑﹔網絡詐騙的索賠難、維權難給有關部門完善網購管理流程提供了明確指向。隻要我們堵漏克難,不斷完善互聯網管理制度、提升互聯網防范技術、改進相關機制和程序,合力打擊網絡詐騙將不是一件無法企及的難事。

分享到: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